董其昌
酬胡小山盐台二首 秀绝峨眉甲九垓,使君风采亦雄哉。 忧时颇绌弘羊论,作赋谁当绣虎才。 天划东南支半壁,人依冠冕重中台。 省方合有輶轩记,可许侯巴问字来。 注释: 秀绝峨眉甲九垓:秀美得如同峨眉山一般,无与伦比。 使君风采亦雄哉:使君的风采也像英雄一样雄壮。使君,指胡小山。 忧时颇绌弘羊论:忧虑时事,却常常被贬低。弘羊,指桑弘羊,西汉时期著名的理财家和官员。 作赋谁当绣虎才:写文章
【诗句释义】 1. 山馆逢迎强著书,盘餐真愧郇家厨。 2. 聊供赋手骚兼蟹,雅称秋怀鲙有鲈。 3. 游屐若为偕尚子,雕虫只合任非夫。 4. 遥知别后相思夜,能识罗浮梦里途。 【译文】 1. 我在一个山中的书房里,为了迎接你的到来,我不得不努力写一些文章。然而,我对于自己的盘餐感到有些羞愧,因为我觉得自己无法和郇家的厨艺相比。 2. 我愿意用我的才情为你写一些关于秋天的诗
【注释】 陆伯生:即陆龟蒙,字鲁望,自号天随子、天随子、甫里先生等。曾任湖州刺史、苏州刺史等职,后辞去官职,在家乡隐居不仕,世称天随先生。三首:指《和陆龟蒙三首》。翛然避世鹿皮翁,花竹春深一亩宫;笔力转添迟晚日,赋情多在别离中。名山大业看藏副,北海青尊肯放空。江左即今开旧社,可能乘兴与乘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苏州时写给陆龟蒙的作品。诗人以“三首”形式作诗赠友,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求审清题意,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大意,包括诗词的背景、作者以及中心思想等,最后还要了解古诗的相关知识,比如常见的表现手法、艺术特色等。 “叶君节茂才以诗赠行复次前韵酬之”:叶君是茂才,以诗赠我,我作诗答谢。
诗句输出: 玄阁宁论阻问奇,征南新勒万潭碑。 译文输出: 在玄阁之上又岂敢论及那些阻难和疑问之事,征南将军的新功铭刻在万潭碑上。 注释解释: - 玄阁:指代高深莫测的地方,这里可能是作者的住所或者某个重要场所。 - 宁论:表示不愿意谈论或讨论。 - 阻问奇:指的是遇到困难和障碍,需要解决或克服。 - 征南:这里指征伐南方,可能是指平定南方的战争或者军事行动。 - 新勒:表示新近刻写或铭记。 -
【注释】: 端合避京尘:端庄地避开京城中的尘埃。端:庄重,肃穆;合:适宜;避:躲避、避开。 留滞繇来说史臣:滞留在京师(长安)从事史官的职务上。繇(záo):通“徭”,徭役。史臣:史官。 敢赋湘累愁帝子:敢于写诗来表达对帝王的哀愁。敢:表示勇气;敢赋(赋诗):敢于作诗。湘累:即湘妃,传说舜南巡时死于苍梧,娥皇、女英泪落而成斑竹。 但吟篱菊比皇人:只能吟咏篱边的菊花与皇帝相比拟。篱菊
【注释】 才子新诗锦不如:指自己的诗比不上别人的好。 遄归欲试揣摩书:赶快回去想试试自己的诗是否合于规矩。 直看凤羽绳祖武:指杜甫《风》诗“高梧百尺夜苍苍,飞鸟相与还”,以凤为喻,说自己像凤凰的羽毛一样,直上九万里,翱翔于云霄之上,不拘一格,不受拘束。 可但龙孙傍帝居:指杜甫《秋兴赋序》中“五色交辉”一句,意谓诗人如龙之子孙一般,可以亲近帝王,而自己却只能远离朝廷,远在边地。 韦曲正繁庭际树
酬胡开府 独驱铁钺古交州,万里风烟控上游。 湘色旧悬平子赋,山光时映越王楼。 即今庙算勤方虎,尚有闲情问海鸥。 盟府勋名腾简册,可容野史得相求。 注释: 1. 独驱铁钺:独自挥动着铁制的兵器(钺)。2. 古交州:指古代的交州地区,现在指的是越南一带。3. 万里风烟:形容路途遥远,风尘滚滚。4. 湘色:指湘江的水色。5. 平子赋:指晋代潘岳的《西征赋》,其中提到了“湘水”,这里用来形容湘江的景色
诗句解析 1. "清时共爱玉门闲" 注释:在清廉的时代里,人们共同喜爱玉门的宁静。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玉门关(今新疆境内)在和平时期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2. "岁岁名王事款关" 注释:每年都有名将前来拜访玉门关,表达对国家的忠诚。 赏析:通过“岁岁”强调了这种频繁的交流和访问,突出了玉门关作为军事要塞的重要性以及它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 3. "何限乘轩邀上赏" 注释
注释: 酬李太史伯襄赠什三绝真惭妙与痴,坫坛潦倒亦偏师。 朅来大隐从周史,得似中兴睹汉仪。 独往骊渊探秘藏,行游兔苑骋妍词。 岭梅不必秋能折,肯有邮筒及我私。 译文: 我为李太史的诗作《三绝》而感到惭愧,因为其中巧妙之处被我误解了,平庸之作被我当作杰作来欣赏。虽然我在诗坛上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但我还是以诗人的身份参加诗坛聚会。自从隐退到山中,我就跟从《周易》学习,希望能够学到一些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