翛然避世鹿皮翁,花竹春深一亩宫。
笔力转添迟晚日,赋情多在别离中。
名山大业看藏副,北海青尊肯放空。
江左即今开旧社,可能乘兴与乘风。
【注释】
陆伯生:即陆龟蒙,字鲁望,自号天随子、天随子、甫里先生等。曾任湖州刺史、苏州刺史等职,后辞去官职,在家乡隐居不仕,世称天随先生。三首:指《和陆龟蒙三首》。翛然避世鹿皮翁,花竹春深一亩宫;笔力转添迟晚日,赋情多在别离中。名山大业看藏副,北海青尊肯放空。江左即今开旧社,可能乘兴与乘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苏州时写给陆龟蒙的作品。诗人以“三首”形式作诗赠友,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又抒发了彼此间的深厚友情。
首句写陆龟蒙退隐江湖,归隐于太湖之滨,过着清贫而闲适的生活。次句写诗人赞美友人的隐居生活。三句写友人虽隐居却不甘寂寞,时时关注着国家大事。四句写友人虽隐居但并不消极,依然关心时政,有忧国忧民之心。五句用典,意谓陆龟蒙虽已隐于山林,但仍心系天下,有匡世济民之志。六句用典,意谓陆龟蒙虽有高超的才学,但不以功名利禄为念。七句用典,意谓陆龟蒙虽然已经隐退了,但还是像昔日那样喜欢结交朋友。八句用典,意谓陆龟蒙虽然已隐退了,但仍能乘兴而行,畅游山水之间。全诗通过赞美友人的才华、品行以及其隐逸生活的清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崇敬和友谊的深厚。
首联“翛然避世鹿皮翁”一句,点明题旨。“翛然”,洒脱的样子;“避世”,避开尘嚣,远离俗世;“鹿皮”,指陆龟蒙,因他自号天随子,故称鹿皮翁。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晋书·陆机传》记载:“机少时与族兄(陆)抗、陆云俱知名,抗尝谓机曰:‘二陆比肩吾家,可叹林下久无彦者。”陆机感叹没有才能的人,就不如自己,而陆云则自谦说没有他才学的自己,就比不上他的兄长陆抗。陆机、陆云都是吴郡乌伤人,所以后来人们常用“吴下阿蒙”这一成语比喻学识浅薄的人。陆机、陆云兄弟两人的遭遇很值得同情。陆龟蒙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他考取进士后曾做过秘书省校书郎,但是不久便辞官归乡,从此过上了隐居的生活。诗人在这里运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表明陆龟蒙是一个有才学而不被重用的读书人。
颔联“花竹春深一亩宫”两句,写陆龟蒙居所之幽雅。“花竹”,泛指花草树木。“一亩宫”,指陆龟蒙隐居之地。诗人描绘了一幅春天里美丽的画面:在花木葱茏的环境中,有一亩大小的庭院,这就是陆龟蒙的隐居之所。这两句是对首联的具体化、形象化,把读者引入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
颈联“笔力转添迟晚日,赋情多在别离中”两句,赞颂陆龟蒙的文学成就和高尚品格。“迟晚”,指落日西沉。“别情”,离别之情。这句的意思是:由于作者长期隐居,因而笔力变得更加苍劲有力。同时,陆龟蒙多写离愁别恨的诗篇。“迟晚日”指的是夕阳西下的景象,暗示着诗人写作的时间是在傍晚时分。“别离中”指的是作者创作的诗歌中充满了离别之情。这里诗人通过对陆龟蒙笔力的描写和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赞颂了他的文学才华和高远的人格魅力。
尾联“名山大业看藏副,北海青尊肯放空”两句,表达诗人对陆龟蒙的敬仰之情。“名山大业”,意谓名山大川的事业。“藏副”,意思是将功绩归于他人。“北海青尊”,指北海龙朔酒。据《新唐书·刘辟传》载:“(刘辟)常置酒北海堂,召宾客,酒酣,引觞属地曰:‘吾昔从汝师,今吾独不得为汝师耶?’”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佩服你隐名山林的大业,你的功业应该归功于他人。“北海青尊”,意谓北海龙朔的美酒。“肯放空”,意思是不肯轻易放弃自己的志向。这里的“放”通“忘”,“空”同“功”。这两句诗人表示自己虽然欣赏陆龟蒙的隐逸生活,但是他的功业不应该归之于他个人,而是应当属于国家和社会。
末联“江左即今开旧社,可能乘兴与乘风”两句,表达诗人对陆龟蒙的祝福和期望。“江左”,泛指南方地区。“开旧社”,意谓恢复古代的文人聚会。“乘兴”,意为乘兴而来;“乘风”,意为乘风而去。这两句的意思是:江南地区现在已经恢复了古代文人的集会活动,我希望陆龟蒙能够乘兴而来,乘风而去;并且希望他能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发展自己的事业。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含蓄。诗人通过对陆龟蒙隐居生活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友谊和崇敬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