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泳
诗句解释及译文: 1. “当年曾会景隆池,千里难禁别后思。” - 注释:在景隆池(一个可能的地点或事件名称)与某人相会。 - 译文:在景隆池与你相遇,但千里之遥难以抑制分别后的思念之情。 2. “古寺春深花落后,小轩人静月明时。” - 注释:春天的寺院和花朵凋落的景象。小轩(可能是一间小屋或者某个特定的场所)中的宁静与明亮的月光。 - 译文:在春天的寺院中,花儿已经凋零,而小轩内则一片寂静
竹窗写兴 一片湘云压画栏,凤毛零乱绿成团。 香生箨粉晴犹堕,翠滴苔花湿未干。 帘影低垂秋雾薄,玉声轻弄晚风寒。 傍人莫讶耽幽兴,尽日微吟独倚阑。 诗句释义: 1. 一片湘云压画栏,凤毛零乱绿成团。 2. 香生箨粉晴犹堕,翠滴苔花湿未干。 3. 帘影低垂秋雾薄,玉声轻弄晚风寒。 4. 傍人莫讶耽幽兴,尽日微吟独倚阑。 译文: 1. 一片湘云压画栏,凤毛零乱绿成团。 2. 香生箨粉晴犹堕
送夏官杨知微司厅事竣还朝 注释:三孤,泛指高级官员;世阀,家族门第;挺人豪,气概非凡的人。赞理兵曹,担任军事判官。霄汉飞腾,喻官职高升;关山跋涉,喻远行劳累。长安秋色、华岳晴光,喻皇帝赏识。 赏析:此诗是一首祝贺友人升迁的七律,全诗四句,前两句赞美对方,后两句祝福对方。首联点出对方的身份和职位,第二联赞扬对方有才华,第三联表达对方不畏辛苦,第四联祝愿对方升迁成功。整体上
【注释】 1. 都宪:即都察院副都御史,掌督察百官。陈叔振,名不详,曾任宣府镇守使。 2. 攀卧:指陈叔振为国事奔走劳碌,不辞辛劳。缘:因、由于。父老:指当地父老乡亲。痴:愚昧、无知。 3. 宪府:指都察院。恤刑:指对罪犯的审判与惩罚。崇德望:尊崇有道德的声望高的人。都台:都察院。迁秩:提升官职的等级。拜恩私:接受皇帝的恩赐。燧烽:古代烽火报警装置。烟杳:烟雾迷茫的样子。防秋
竹窗写兴 轩居幽僻断尘纷,不种秾华种此君。 晴翠拂檐秋瑟瑟,绿阴垂地画氲氲。 满庭碎玉人空扫,半亩清风鹤共分。 读罢武公淇澳句,不知帘外已斜曛。 注释: - 轩居幽僻断尘纷:形容自己的居所远离尘嚣,静谧而幽深。 - 不种秾华种此君:比喻选择种植竹子是因为它更符合自己内心的追求。 - 晴翠拂檐秋瑟瑟:描述清晨阳光照在窗户上,竹叶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如同秋日的瑟瑟秋风。 - 绿阴垂地画氲氲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翻译: 1. "清冰无滓玉无瑕" - 这句形容人的品质如同清澈透明的冰和没有瑕疵的玉一般纯洁无瑕。比喻人的品格高尚,没有污点。 2. "鱼水相看鬓未华" - 这句用“鱼水”喻指男女之间亲密的关系,鱼儿与水的关系紧密无间。而“相看鬓未华”则是指彼此之间感情深厚,年岁虽老但头发却未白。这里表达了对美好关系的赞美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隔岸山光翠欲流”,写景。山光映照在溪水里,好像要流到对岸一样,写出了溪水的清澈和美丽。 “暂停骢马一遨游”是诗人的主观感受,“遨游”指骑马游览。诗人骑着马在山水之间游玩,心情舒畅,意气风发。 “断云阁雨天将暝”是诗人的所见所感,阁雨即下雨时站在亭子上观景,看到天色已晚
竹窗写兴(其一) 幽轩潇洒傍宫墙,种得新筠绕画廊。 寒色满林秋淅淅,绿阴匝地晓苍苍。 小窗不雨书常润,矮榻无风簟亦凉。 一点红尘无处著,分明身世在潇湘。 注释: 幽轩潇洒傍宫墙:幽深的窗户旁有一座清雅的亭子。 种得新筠绕画廊:种下的新竹子环绕着亭子的走廊。 寒色满林秋淅淅:秋天的树林里充满了寒冷的气息,淅沥沥的雨声不断。 绿阴匝地晓苍苍:早晨的草地上覆盖着绿色的树荫。 小窗不雨书常润:即使下雨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节钺防边与弟俱 / 一门风化重舆图 - 节钺防边: 描述王徽作为都阃,掌管军权,守卫边疆。 - 与弟俱: 表明王徽不仅自己承担重任,还带领弟弟一同前行,强调兄弟共同为国家的荣誉和安全努力。 - 一门风化: 表示整个家族在王徽的影响下,注重道德和教化,形成良好的家风。 - 重舆图: 强调家族在国家政治地图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2. 孤忠报主今应少 / 双节从夫古亦无 -
诗句释义 1 玺书荣捧别词林:指皇帝的诏书授予官职,荣耀地捧在手中告别词林(指翰林学士院)。 2. 祖帐临岐思不任:祖帐是设于路旁供送别用的帷帐,临岐指即将分别。思不任表示心情无法承受离别之苦。 3. 原委早承明道派:原委是指事情的经过或原因,明道派可能指的是儒家学派中主张以道德修养为主、以政治为辅的一种思想流派。 4. 之无幼契乐天心:之无可能是对某人的称呼,幼契可能指的是年轻时的朋友或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