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泳
诗句 - 圣人履天位,驭世应昌期。:圣君统治着国家,顺应着繁荣的时运。 - 宝历千年运,神京万世基。:经历了千年的宝贵时光,国家建立了永恒的基础。 - 梯航来职贡,海岳拱神祇。:来自远方的人们带来了珍贵的礼物,高山和大海都环绕着神圣的神灵。 - 常道陈中夏,仁恩洽四夷。:国家的常规之道在中原地区展示出来,仁慈的恩惠也惠及了四方的人民。 - 仪文唐制度,官属汉威仪。:国家的礼仪和制度仿效唐朝
【注释】 走马章台路:在长安城的章台街(故址在今西安西大街)一带。 红尘:指车马喧杂的大道。这里指繁华的都市。 一骑飞:形容骑马奔驰的速度很快。 素手:白色细嫩的手。 楼上唤郎归:从楼头呼唤情人归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游时男女相恋的诗。首句以“走马”起兴,写诗人骑马在繁华的都市中驰骋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轻狂不羁、放浪形骸的情态;次句写美人招手,用一个“招”字,表现了情人之间亲昵、缠绵的感情
注释:春天,阳光普照大地,杨柳的叶子上挂着晶莹的露珠;牡丹花开了,在春日暖阳下格外鲜艳。贵族子弟骑着骏马,在春光里尽情驰骋。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春天明媚的风光。诗的前两句写春景之美:“晓色分杨柳,春阴护牡丹。”诗人以“晓色”、“春阴”点出季节是春天,用“分”和“护”二字形容阳光、春风、春阴对杨柳、牡丹的呵护之情,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后两句写贵族子弟骑马春游的情景:“王孙驰骏马,多是醉中看
这首诗描述了鸡鸣的景象和人们对名利的追逐,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不满。 沈沈漏箭催残更,扶桑日出天鸡鸣。 羲和叱驭起苍震,坐令万国生光明。 角角再鸣声未已,万国祼生都唤起。 可怜驱入利名场,蝇营尽被鸡催死。 我愿人家莫畜鸡,胶胶风雨不须啼。 威凤来仪天下乐,日日窗前闻喜鹊。 译文: 深夜的漏箭一声声响彻,扶桑升起太阳天鸡鸣。 羲和驾车驱车震天地,让万国生出光明。 角角再鸣声未已
注释: 玉节:比喻雪花。柳絮:柳树的嫩芽,也指柳絮。鹭车: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行台:古代官署。乾坤:天地、宇宙。虚白:虚空,无边无际。 赏析: 这是一首咏雪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雪花飘落的景象,表现了雪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同时,诗人还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理解。 首句“玉节多沾柳絮”,以雪花喻为柳絮,形象生动地描写了雪花飘落的场景。这里的“玉节”指的是雪花的形状
江上曲 江水滔滔,你我相会于南方。 君为南越儿,妾乃东吴女。 在江边相遇,我们目光交汇,心意相通。 想与你交谈,但舟中之人却无法陪伴。 到了岸边,我们各自分散,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 风高浪急,波涛汹涌,我站在孤篷之上,眺望远方。 再次相见,却只能独自叹息,感叹距离之遥远。 译文: 江水滚滚,你我相遇于南方的江面。 你我是南越的人,我则是东吴的姑娘。 我们在江边不期而遇,眼神相遇,心意相通。
注释:春天出游乘坐车马,看到鲜艳的莺歌和花海,令人心旷神怡。荡秋千的小孩突然飞起,好奇地观看游客们。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出游的美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捕捉到了春天的美丽瞬间,将春游的快乐与惊喜传达给了读者。同时,诗中的“莺花”、“秋千”、“故故看游人”等词语,也增添了诗句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翠微雨过芙蓉湿,我兴悠然思适适。” - 注释: “翠微”指的是山名,“芙蓉”是植物名,这里可能是指山中的风景或植被。这句话描述了雨后山景清新湿润的景象,引发了诗人的悠闲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 译文: 翠微山上的雨后,芙蓉(可能是某种植物)被淋湿了,我的心情很悠闲,想到这美好的景色就感到舒适。 2. “买山直欲捐万金,况是生平有诗癖。” -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共四句。 赞十四首悯祖 粤膺妙选,继佐先王。 宠颁册命,恩礼殊常。 尊崇二纪,宫壸重光。 四旬薨逝,附葬原冈。 译文: 我有幸被陛下选中,继续辅佐先王。 您赐给我册封和任命,您的恩惠和礼仪都与众不同。 我们尊敬您二十年,国家政权更加光明。 您在四十岁时去世,我们按照您的遗愿将您安葬在原岗。 注释: 1. 粤膺妙选:我有幸被陛下选中,继续辅佐先王。粤,指广东地区
这首诗是《诗经·周颂》中的一首,全诗共六句,每句五言。 1. 猗欤昭考,肫肫其仁。 - 这句诗的字面意思是“赞美伟大的祖先,他非常仁慈”。这里的“猗欤”是一种感叹词,表示赞叹;“昭”是明的意思;“考”是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伟大的祖先;“肫肫其仁”则形容这位祖先非常的仁慈,用来形容他的仁德深厚,充满爱心。 2. 有如时雨,有若阳春。 - 这句诗的意思是“就像适时的雨水滋养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