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泳
秋晓的翻译与赏析: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唱彻金鸡曙色开,银灯犹自落寒煤。 “唱彻”意味着持续到深夜;“金鸡”通常指清晨的太阳或鸡鸣声,这里可能是形容天光渐渐亮起。“曙色开”表示曙光初现。“银灯犹自落寒煤”形容夜深时还挂着的微弱灯光以及寒冷的气息。 2. 朱帘卷起梧桐月,满地清霜画角哀。 “朱帘”指的是红色的帘子,可能是用来装饰的。“梧桐月”可能是指月光映照在梧桐叶上的景象
注释: 1. 一叶扁舟覆短篷,钓丝轻扬柳花风。 2. 烟波不接云霄路,只恐非熊入梦中。 译文: 1. 一只小船覆盖着短篷,钓丝轻轻扬起飘荡在柳絮般轻柔的春风吹拂之中。 2. 烟波浩渺,与天空相接,仿佛没有道路可以到达。我担心这并非是梦中的景象,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美好世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日垂钓场景。诗人用“一叶扁舟”和“短篷”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简约的画卷
【注释】砧:古代捣衣石。月团团,指月亮皎洁明亮。杵:古人以杵击瓮,用以捣衣。丁东:形容击杵声的清越。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附近。不胜寒:意谓难以忍受寒冷。 【赏析】此诗为征人写思妇之作。诗人想象妻子在深夜里思念丈夫时的情景,表现了征人在边塞的孤独和思妇对远征丈夫的深切怀念。全诗从侧面着笔,通过描写月夜闻砧之声,烘托思妇对远戍丈夫的深情。首句写月色风露,渲染气氛;二句写击杵之声
注释:午睡的时候,小窗前我靠着枕头进入梦乡,梦中仿佛是黄莺唤醒了我。 在梦里,徒劳地寻找过去约定的地方,重新阅读你寄来的书信。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诗人午睡时的情景和心情。首句“小窗一枕黑甜馀”描绘了诗人午睡时的场景,阳光透过小窗照在诗人的脸上,使诗人感到舒适惬意。而“正是黄莺唤起初”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黄莺的叫声唤醒了他,使他从梦中醒来。接下来两句“梦里谩劳寻旧约
【注释】 漫兴:闲适随意而作的诗。 钩帘:把窗帘挂起。 看山:观赏山水。 笔床、茶灶:都是供人读书写字之用的小家具。 圜中趣:指道家所讲的“无为”之趣。 身外纷纷:指外界的纷繁世事。关:影响,牵扯。 赏析: 此诗描写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首句点出诗人独处山中,每日以看山为乐。第二句写他与书案相伴,清茶相伴,十分清闲。三四句写诗人心境超脱,看透尘世纷争,只求内心的平和。全诗语言平易自然
【注释】 漫兴:随意作诗。信口裁:随口吟咏。雅怀:高雅的情怀。终日赖渠开:整天依赖它来展开。等闲:随便,轻易。拍手:用手击掌,表示高兴。高歌:高声唱曲。白鹤:鹤是一种鸟类,白色,常用来比喻高尚、纯洁的人。 【赏析】 《漫兴》这首诗写的诗人在空闲的时候,随意吟咏新作的诗歌,而他的高雅情怀得以展开,整天都沉浸在其中。诗人喜欢这种闲适的生活,所以常常有感而发,吟咏出一些美妙的诗句。
【注释】 郊行:郊野中的步行旅行。即事:就眼前的景物写诗。 宝马香车,形容豪华的车辆和马匹。 软尘,指被车轮碾过后扬起的尘土。 暖风不动趁游人,指温暖的春风没有吹动游人的车马。 不知,不知道,暗含诗人对这种情景的感慨。 陋巷柴门里,指贫苦人家。 也有梨花一树春,指即使贫贱之家也有春天。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首句写郊野中行人骑马驾车的繁华景象;次句写游人乘着暖风,不因尘土飞扬而停驻;三
诗句输出: 瑟瑟西风不受欺,自缘晚节在东篱。 何人更道无钱赏,况是参军落帽时。 译文输出: 秋风瑟瑟吹过,菊花不受任何欺凌,它坚守着自己高尚的品格和坚韧的节操,独自盛开在篱笆边的东边。有谁还能说没有金钱可以欣赏它呢?更何况是在将军喝醉后帽子掉落的时候。 关键词注释: - 瑟瑟西风不受欺:形容秋风猛烈而坚韧,不畏艰难。 - 自缘晚节在东篱:表达了菊花即使处于秋天这个萧瑟的季节中
【注释】 飐:风吹动。 参差:参差不齐的样子。 紫骝(liú):骏马名,此处指骏马。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乡村春景的诗。首句写酒旗在东风中迎风招展,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生意盎然的景象。“茅屋参差绿映红”是说农家房屋错落有致,周围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稻田。“春色满前吹不尽”,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图。第三句写诗人骑马过小桥东时,骏马的嘶鸣声仿佛在向人们报告春天的到来。这首诗语言朴素、清新自然
闻鹤声 玉宇凉生海月明,松梢忽听戛然鸣。 坡仙赤壁孤舟夜,清梦惊回是此声。 注释:在清凉的月光照耀下,玉宇显得格外明亮,忽然传来了清脆的鹤鸣声。这是一位名叫坡仙的人在夜晚乘坐着孤独的小船听到的声音,清冷的梦境被这声音唤醒。 赏析: 朱诚泳的《闻鹤声》是一首描写秋天夜晚听到鹤声的诗歌。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在凉爽的月光下,玉宇显得格外明亮,突然传来了清脆的鹤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