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泳
【注释】 酿春寒:比喻风雨的威力。梨花:指梨花树,多用来形容女子。“洗妆”即梳妆打扮,这里指春天的风把女子的容颜吹得凋残了。辜:辜负。旧约:指春天的约会。小轩:指女子居住的小屋子。共谁看:指在什么人面前。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诗中写一个女子在春天里为丈夫梳妆打扮,却因风雨而毁容,最后只能在小屋里孤独地度过时光。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宋诗中的佳作。 首句“夜来风雨酿春寒”,点明时间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作者情感的把握。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推敲、揣摩诗的形象和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 过古庙:经过(拜访)古庙。过:拜访;古庙:指寺庙。败壁颓垣半绿苔:墙壁破败,残垣断壁长满青苔。败:破旧;壁:墙壁;垣:矮墙;颓垣:倒塌的墙壁;半:大半;绿苔:青绿色的苔藓。败壁颓垣半绿苔:意思是说古庙的墙壁破败
二月花朝遇雪,春到人间五十朝。 桃花破萼柳垂条。东风何事犹吹雪,浪积墙阴未肯消。 注释: 1. 二月花朝遇雪:在二月份的花朝日遇到了雪花。 2. 春到人间五十朝:春天已经来到了人间,经历了五十个春秋。 3. 桃花破萼柳垂条:桃花盛开,柳树垂下枝条。 4. 东风何事犹吹雪,浪积墙阴未肯消:东风为何仍然吹着雪花?积雪已经堆积在墙壁的阴影中,但它却不肯融化消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阶前竹:竹子,这里指庭前的竹子。个个:每根。筼筜(yún áng):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像扇,有细长而柔软的纹理,可用来编织席垫或写字用笔,也称为筼筜叶,筼筜手自栽:指自己亲手栽种。密密:浓密。苍苔:青色的小石子或青苔。丹山:红色的山峰。彩凤:美丽的凤凰。 【赏析】:诗是一首七绝,写的是庭前竹子,以写物为主,兼有写人。 首联“个个筼筜手自栽,绿阴密密护苍苔”,写自己亲手栽培
注释: 春晓 林梢残月半窗明,枕上遥听好鸟鸣。 起傍雕阑看春色,一庭花露滴无声。 译文: 春天的早晨,月光透过树枝,洒落在半开的窗户上,使房间明亮起来。我躺在床上,耳边能听到鸟儿清脆的叫声。起床后,我走到栏杆旁,看着窗外美丽的景色。整个庭院里,花瓣上的露水都滴在地上,发出“嗒嗒”的声音,却听不到任何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所感所见,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和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内容,再结合注释,理解诗人的情感,然后根据要求作答。注意要结合注释和诗中的词语解释作答。 “雨过西湖涨碧波”的意思是:雨过之后西湖的水面上荡起阵阵碧浪。“西湖”,泛指杭州西湖,即今浙江省杭州市西部的一个湖泊;也指中国著名的游览胜地。“涨”,此处意为水势上涨。 “画船摇曳载笙歌”的意思是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隔涧泠泠磬远闻: - “隔涧”描绘了声音来自山涧之间,有一种遥远和清冷的感觉。 - “泠泠”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磬”是一种古代的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通常被描述为悠扬而清晰。 - “远闻”表明声音传播得很远,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受。 2. 寻君惆怅未逢君: - “寻君”表示寻找某人或某种境界。 - “惆怅”表达了因未能如愿以偿而感到的悲伤或失落。 -
【注释】 幽居:隐居之处。 踏破苍苔:指诗人经过这里,踏破了长满青苔的小路。 一径深:一条深深的小路。 “数声鸡犬”二句:形容隐居处环境静谧优美。柴门:用柴木制成的门。浔(shūn):水边的小洲。 【译文】 踏过被踩出深深痕迹的青苔小路,来到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林中树木葱郁,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在树荫下显得有些阴暗。树林中传来几声鸡鸣狗吠的声音,仿佛是在提醒人们注意时间的流逝。我站在柴门外
过景隆池 雨花风叶堕芳池,景物凄凉石兽危。 策马更从原上看,斜阳满地照残碑。 注释: 过景隆池:经过景隆池。 雨花风叶:春雨落下的树叶。 堕芳池:落入芳美的池塘中。 景物凄凉:景象十分凄清。 石兽危:石头上的狮子很危险。 策马更从原上看:骑着马再回到原处观看。 原上:原来的土地。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览景隆池时,表达了他对景色的热爱之情。诗的开头两句“雨花风叶坠芳池,景物凄凉石兽危”
注释:红梅花是自是孤山的玉雪之标,东风吹暖,使红梅更加艳丽。夜深时分,误入了罗浮梦乡,脸颊还残留着醉酒的痕迹,早上醒来仍未消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红梅花在寒冷中独自绽放的景象,以及诗人因饮酒而误入梦乡的情景。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