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泳
【注释】 秋辞:秋季的抒情诗。楼外月华明:指秋天,因月亮是秋季的象征。 孤帏别梦惊:孤帏,独宿的帷帐;别梦,离别的梦。惊,惊动。 画屏劳辗转:画屏,屏风;转辗反侧,形容辗转不能成眠。 肠断辘轳声:辘轳,井上打水的用具;肠断,形容内心痛苦到极点。 【赏析】 《秋辞》是一首抒发羁旅之愁和离情别绪的抒情诗。全诗通过写深秋时节,诗人登高临远,望月怀人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苦和惆怅。
【注释】 “晓起”:天刚亮的时候起床。 “四野”:指四周的田野。 “乱鸡声”:指四处传来的鸡叫声。 “灯昏余烬灭”:指室内灯光昏暗,余火熄灭了。 “寒威”:冷气逼人。 “袭绮裘”:穿锦绣华美的衣服。 “猎猎风”:形容风声像马奔跑时所发出来的嘶嘶声。 “雪”:这里指飘落的雪花。 【赏析】 《晓起对雪》是一首五言诗。首句写诗人在黎明时分起床,看到窗外一片洁白的雪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然后仔细研读诗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妙处;最后抓住诗歌语言、技巧及表达效果的相关知识赏析诗歌。 “凿破窗前地”,写天光与云影映照在方塘中,犹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诗人用“破”字形象地写出天空与大地的界限被打破。 “澄澄一鉴开”中的“一鉴”指的是方塘
【注释】 湘神:传说中指湘水之神。 重华:即帝舜,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帝王。 苍梧: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云一片:天空中的白云。 九疑山:位于今广西兴安县东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湘时所作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以“泪染竹成斑”为起句,用一“泪”字将诗人的哀思融入湘水之中,表现出了对家乡的眷恋。后两句写景,“苍梧云一片”,写出了云层的形状和颜色
【注释】 1. 坐:坐着。兀兀:孤独貌。更:夜更次,一更、二更等。 2.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夜晚雨过天晴的诗。首句“云散雨初晴”,写出了雨后天空的明丽和清新。接着第二句“长空月正明”描绘出月亮在晴朗的夜空中高挂的情景。第三句“中庭凉似水”,以水的清凉来比喻庭院中的凉爽气氛。而最后一句“兀兀坐深更”则描绘诗人独自坐在深夜中,沉浸在这种清幽的环境中,无法入睡。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充满了诗意
注释:在夏夜,月光映照着惊飞的喜鹊的影子,微风吹拂着乱响的蝉声。独自坐着忘了尘世的纷扰,夜半时分,我还没有进入梦乡。 赏析:诗人以静景写动情,以动景写静思,通过“月翻”“风咽”等动词和“惊鹊影”、“乱蝉声”等形象描写,渲染了一种寂静、幽冷的氛围,表达了一种孤寂、惆怅的情绪。诗的前两句写夏夜之景,以月影、风声烘托出夜晚的清冷;后两句则表现诗人的心境,以独坐忘尘念来反衬内心的孤寂。全诗语言质朴
《饮酒》 古今多爱酒, 爱酒必伤神。 为问灵均溺, 醒醒有几人。 注释: - 古往今来,许多人都喜爱饮酒,但过度饮酒必然伤害精神。请问屈原的溺水行为,有多少人能像他一样清醒地面对困境。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酒精的深深依赖和担忧。他通过询问古人屈原的故事,暗示自己清醒的人并不多见。 - 关键词“灵均”,指古代诗人屈原;“溺”,意为溺水,这里特指因酒误事或沉溺于酒中无法自拔的行为。 -
注释: 1. 粗结茅亭:指草亭的简陋。 2. 细结茅亭小:指草亭虽小,但有情趣。 3. 乾坤景趣幽:指天地间的景象非常幽静美丽。 4. 坐来心迹静:坐着的时候,心境变得宁静。 5. 何必搆危楼:为什么要建造高楼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首句通过“粗结茅亭小”表达了草亭虽然简陋,但却有一种独特的美感。第二句“乾坤景趣幽”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美感,天地间的景色非常幽静美丽
【注释】 1. 松阴:指松林的阴影。 2. 鸣鹤图:即《鸣鹤之游图》。《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尝于会稽山阴,夜中乘小船,与一乡人泛海而归。此人甚奇之,以为神。乃执楫而请焉。……遂令先达三十二人俱造门,羲之故临路设酒饮之,尽欢而别。乡人问其所用,悉用诸酒器。既出,都忘其所之。人以为绝尘之迹,邈然独善其身。” 3. 引颈划然:形容鹤叫声高亢宏亮的样子。 4. 二更:半夜十二点后。 5. 清
秋辞 月下弹瑶瑟,花前弄玉箫。 宫沟水清浅,信是不通潮。 注释: 1. 月下弹瑶瑟,花前弄玉箫:在月光下弹奏瑶瑟,在花前吹奏玉箫。 2. 宫沟水清浅,信是不通潮:宫殿里的沟渠水很清浅,看来是不会有海潮的。这里的“宫沟”指的是皇帝所居的宫廷中的沟渠,“信是不通潮”是说这些沟渠里是不会涨潮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整首诗歌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