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成
【注释】①筇:竹制的手杖。②冉冉:缓慢地,轻轻地。③失却前山:找不到前面那座山。④双尖:指山峰的两峰。⑤日边:太阳旁边,这里指阳光照射着的山峰。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晨曦中出城远游时,看到横云缓缓升起的景象。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清晨江边的宁静和美丽的景色。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出城远游时
【注释】 柴:通“厦”,小屋子。 唯馀柳色许相过:只有那柳色允许它过去。 卷:展开。 闲:闲暇。 【赏析】 诗是描写夏景的,全诗用词清新,意境幽美,读后令人有如身临其境之感。 前两句写景,点明季节和地点。夏日里,寂静的柴门可以设下罗网捕鸟;惟有柳树的颜色允许它过去。这两句写得很自然,没有刻意渲染,却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 第三句写人。鸟儿在帘内欢快地鸣叫,好像在说:“我们来玩吧
注释: 碧纱灯照素屏风,满院凉生秋意浓。 这是一幅清暑图,碧纱灯下,白色的屏风上绘有山水画,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庭院里,秋风习习,带来了浓厚的秋意。 谁信人间五六月,清寒如在玉壶中。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谁能相信会有如此清凉的天气呢?就像在玉壶里,清澈的冰水被盛在里面,让人感到一丝丝的寒冷
午睡 深杏小桃暄午昼,游丝飞絮搅长空。 觉来一枕轩窗静,燕子双双西又东。 注释: 午睡:中午休息。 暄:指温暖,这里指春日暖阳。 游丝:飘动的蛛丝。 飞絮:飘舞的柳絮。 搅长空:扰乱天空。 轩窗:雕花的窗户。 赏析: 《午睡》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午后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享受宁静时刻的心情。
【注释】 姮娥:即“嫦娥”。青女:指仙女。万山:即群山。破颜:使脸上展露出笑容。 【赏析】 《酴醾》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酴醾的形态,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淡雅,形象地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首句“昨夜姮娥到万山”,写月宫嫦娥来到众山之巅。“姮娥”即嫦娥,这里指月亮。“万山”即群山。“更携青女散山间”一句,写月亮带着仙女在山林之间游玩散心
注释:元宵节时,万叠灯山如绣球滚动,人们怕寒冷骑马披着驼毛皮衣。要想看到满城十里的红莲盛开,必须登上城楼上最上面的位置。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元宵节盛况的诗作。首句“万叠灯山滚绣球”,以生动的画面描绘出了元宵节夜晚五彩斑斓、灯火辉煌的景象。第二句“怕寒骑马著驼裘”则写出了人们在节日里的欢乐心情和不畏寒冷的豪迈气概。第三句“要看十里红莲满”进一步描绘了节日里的美丽景色
【注释】 丙寅:宋孝宗淳熙十四年。 常年正月:即农历正月初八日。 春色:春天的景色。 辄去人:突然离去。 试上小楼南北望:试着登上小楼,从南往北看。 红英:红色的花朵,这里指桃花。 绿粼粼:绿色的水光闪闪,像鱼鳞。 【赏析】 《春游湖》这首诗作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初春时节。此诗写西湖早春之景,抒写了诗人早春观花的喜悦之情。全篇写得明快活泼,清新自然,有声有色,富有情趣。
【注释】 天竺寺:位于杭州西湖,又名灵隐寺。 桂子:桂花的别名。月中秋:指八月中秋时,桂花开放。 黄英六出非凡种:黄精有六节,所以叫黄英;黄精是草本植物,不是花,因此说“非凡种”;“肯许”意为“难道”。 过别州:经过别的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历杭州西湖时所作。诗人以写景抒情为主要内容,通过对西湖北山天竺寺中桂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风物的热爱之情。 开头两句
【注释】 忆北轩菊:回忆在北轩中种的菊花。 长忆故园秋色好:长久地回忆起故乡秋天的景色。 篱:栅栏,竹篱。 霜菊炫宫黄:霜降后,菊花盛开,色彩鲜艳如黄色的宫殿。 却:反而,忽然。 横江畔:横着江边。 西风:秋风的别称,这里指秋天的风。 觅:寻找。 暗香:隐约传来的香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菊花的诗。诗人在北轩种了一株菊花,秋天到来时,那菊花便开放了。诗人久久不能忘记故乡秋天的景色
【注释】 酴醾:蔷薇科植物。 蜀锦:指四川的丝织品,这里特指蜀锦。 西园春色:指春天里花园中景色美好。 天工:天然造化。 翡翠机:织造时用的一种机杼,形似翡翠,所以叫翡翠机。玉唾飞:指在织机上像飞溅的玉石那样落下的纤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的花园景象。首句说,自从蜀锦来到以后,它就可以当作衣服穿了;次句说,春天的花园景色依然美好。第三、四句说,这全都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新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