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洽
【注释】 ①子真:指陶渊明。《晋书.隐逸传》:“(陶潜,字渊明)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同官:指和陶的官职。 ②和靖:指范成大,号石湖居士,浙江绍兴人。宋高宗时曾知静江府兼广右经略安抚使等职。他一生酷好梅花,有《梅花》诗多首。“是三生”,是说范成大与陶渊明有三世之交。 ③山色:指梅花的色泽。冷愈澹:指寒梅的色泽愈显得淡泊而清幽。 ④月香
梅花二十首 和靖风流百世长,吟魂依旧化幽芳。 已枯半树风烟古,才放一花天地香。 不肯面随春冷暖,只将影共月行藏。 悬知骨法清如许,传得仙人服玉方。 注释:和靖是北宋隐逸诗人林逋的号,他的一生以梅为伴,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这首诗表达了林逋对梅花的深深眷恋,他宁愿在寒冷的冬天保持高洁,也不愿随波逐流,改变自己的本性。 已枯半树风烟古,才放一花天地香。 注释
【注释】 万壑:指深山中众多山谷。冱:冻结。孤根:梅花枝干,特指梅树的枝条。清:清新雅洁,高洁。水际:水边。舆台:官署。桃李:泛指官员、同僚等。弟:小辈,后生。兄:前辈,前辈者。 【赏析】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是唐代诗人张谓的作品。此诗描写了梅花傲雪凌霜、不畏严寒的品格,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幽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诗人运用比喻手法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的诗。“苍虬百岁枝”一句,用“苍虬”来比喻梅花。虬,指盘曲而上的龙蛇之类。百岁,形容长寿。诗人以虬喻梅,表明梅花之老寿。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古藓护疏枝,幽花发短篱。 唯宜霜月照,莫遣雪风知。 数点玲珑玉,三生洒落姿。 自从窗外见,风味至今思。 注释: 1. 古藓护疏枝:古藓,指苔藓,用来形容植物的年代久远,保护着梅花的枝条。疏枝,指的是梅花枝条稀疏,不密集。 2. 幽花发短篱:幽花,指的是不张扬、含蓄的花,形容梅花的香气淡雅,不刺鼻。发短篱,指的是梅花生长在矮小的花篱中。 3. 唯宜霜月照:唯宜,只适合,只有适合
【解析】 1. 池州:地名,位于今安徽省池州市。和同官:指和诗人一起做官的朋友。咏:吟咏,题咏。梅花:一种常绿乔木,花朵有白色、黄色或淡红色等。 2. 寒枝:冬日的梅花枝干。“诗情”句,以拟人手法写梅花傲雪凌霜的风姿,暗含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3. “孤鹤”句:借孤鹤自比,表达自己孤独高洁的情怀。 4. 腊前信:即腊月的信使。腊: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农历的十二月。风漏:风声漏出,指风声中传来的消息
``` 不与百花竞,春风蓦地生。 故将天下白,独向雪中清。 我辈诗仍要,谁家笛自横。 岁寒堪共老,髯叟十年兄。 注释说明: - 不与百花竞:梅花不与其他花朵竞争美丽和香气。 - 春风蓦地生:春天的风突然吹拂,带来了生机。 - 故将天下白:梅花洁白如雪,是自然界中的白色象征。 - 独向雪中清:梅花独自在雪中显得格外清新、纯洁。 - 我辈诗仍要:尽管诗人追求诗歌的高妙境界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殷勤天女供,那复一尘生。 质淡全身白,香寒到骨清。 常留雪中看,遮莫鬓边横。 万古月宫桂,犹吾异姓兄。 注释: ①《全芳备祖》:明代杨基的诗集名。 ②“殷勤”二句:意谓梅花如天仙般殷勤,自然不会沾上半点尘埃。天女:指天上神仙。供,供奉,这里是说梅花像天女一样美丽。那复:何止、哪止。 ③“质淡”二句:意谓梅花质地清淡洁白,香气清冽透骨。质:本性。淡:清淡。身:这里指花的本身。白
玉肌元不粟,未怕夜寒生。 雪里孤花发,山中一段清。 译文: 梅花如同玉肌般洁白无瑕,即使夜晚的寒冷也不会使它失去原有的香气。即使在雪地里独自开放,也能散发出清新的气息,展现出山中的一片清凉。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诗人张道洽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同时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来分析。“有月色逾淡,无风香自生”的意思是:月色越来越淡,但梅花的香气却越出越浓。“霜崖和树瘦,冰壑养花清”的意思是:霜崖和树木已经变得消瘦,而冰壑却养育着梅花的清香。“政尔疏还冷”,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既然这样,那么它(梅花)就显得更为清冷了。“千林成独韵,难弟又难兄”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