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潜
【诗句】 昔公令吾乡,绿发气方壮。 鸣弦坐高堂,百里肃清旷。 良辰骋遨嬉,茧足履青嶂。 当时陪杖屦,笑语相颉颃。 论文希邺都,乐事敦可尚。 铜章既云解,余亦航海上。 悠悠亘六载,天角空相望。 朅来石头城,邂逅慰离怆。 携手雨花台,俯仰得超放。 瓶盂徙京口,冉冉抱微恙。 扁舟乱江来,起我神益王。 浮云共平生,飘忽无定向。 去年客梁园,尘土纷冗长。 狙猿失林木,憔悴无优况。 独有青桂枝,冰雪不凋丧。
潮回沙浦寒,月落山未晓。 驾言江上行,行远心亦悄。 茅屋两三家,鸡声闻缥缈。 轻风飐垂杨,芳枝何袅袅。 上有双鸣禽,下有蕙兰草。 蒸蒸物已繁,灼灼花更好。 时见赪尾鳞,跳波泳纹藻。 即事起幽情,情含结怀抱。 故交如参辰,咫尺旷烟岛。 红日已三竿,回辕白沙道。 但闻萧苇间,挐音飞杳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边景色的七律诗。诗中描绘了江行的景象,以及江边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生态
这首诗是写给王元均的,王元均是他的弟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王元均的敬爱之情,以及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 诗的开头两句“崇文学士后,二子皆翘翘。异哉荆山麓,产此英琼瑶。”意思是说,王元均作为文士之后,两个儿子都很有才华。而王元均出生在荆山麓,这个地方出产的人才就像美玉一样。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王元均的赞赏之情。 第三句“婆娑翰墨场,文彩相蔚饶。”意思是说,王元均在书房中挥毫泼墨,文采斐然
《同吴兴尉钱济明南溪泛舟》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作者在与友人钱济明一同游览南溪时所见所感,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图,同时表现作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心情。 诗句释义: 1. 枇杷弄实梅欲黄,海气冥冥错昏昼。 - “枇杷”指枇杷树,“弄”在这里有摇曳的意思;“实”是指果实成熟的样子;“梅欲黄”说明梅花快要凋谢。“海气”可能指的是江面上的波涛
注释: 1 去年:指的是作者去年(指苏轼的上一年,即公元1085年)去云梦泽南州时。云梦泽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附近。 2. 太史: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官,这里泛指博学多识的人。 3. 东坡寒碧:指的是苏轼的家乡眉山,东坡是苏轼自号。东坡寒碧是指眉山的自然风光和气候特点。 4. 翱游:指畅游或游玩。 5. 庐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南面,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经常游览的地方。 6. 溪月岩云:指庐山上的溪水
诗句解析: 1. 眉山郁茀眉水清,清淑之气钟群形。 - 这句描述的是眉山地区(今眉山市)的山水景色,强调其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 - 眉山: 指今天的四川省眉山市。 - 郁茀: 形容茂盛的样子。 - 清淑之气: 这里指的是眉山地区的山水自然之美。 - 钟群形: 聚集成各种形态。 2. 精璆美璞不能擅,散发宇内为豪英。 - 这句诗表达了对苏东坡的赞美,认为他虽无华丽的外表,却能散发才华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他的好友楚上人回到广陵,庆祝庆禅师的法席。诗人在诗中对庆禅师充满了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庆禅师深深的怀念。 首句“吾乡少年多龌龊,投老家山犹恋著”,描述了诗人自己的家乡少年们的生活状态,他们虽然出身低微,但是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接着“何异醯鸡舞瓮天,肯信十方无壁落”,诗人用比喻的方式,将庆禅师比作一只舞动的鸡,他的存在就像是一个瓶子一样
过公择藏书室 我公昔未仕,托踪此山阿。 牙签列图史,万卷堆嵯峨。 披剥得精要,卷衣辞薜萝。 一往三十年,功名叹蹉跎。 公今陟台省,壮志应未磨。 出处独不谬,纷纷当奈何。 脱身早来归,挂冠旧庭柯。 松窗展故帙,烱烱临羲娥。 岂复求甚解,聊将寄天和。 勿忧野马集,勿念虫网罗。 早晚潜挥诃
这首诗是苏轼在湖州任职期间所作。 诗句释义: 1. “松门暗朝雨” - 暗指早晨的雨,松门即松门寺。 2. “寂历无行人” - 寂静无人经过。 3. “隆曦忽穿漏” - 阳光穿过雨后的缝隙,照进室内。 4. “卉木蔚以新” - 草木都显得生机勃勃。 5. “阶泉漱石齿” - 台阶上的泉水冲刷着石头的棱角。 6. “照眼光磷磷” - 明亮的光线照射下,水波反射出闪烁的光芒。 7. “史君美无度”
诗句 1. 飞鸿从西来:大雁从西边飞来。 2. 有客遗我书:有人给我送来一封信。 3. 开缄识远意,字字情有馀:打开信笺就能感受到作者深深的情感。 4. 报言历长淮,泛泛乘舳舻:回信告诉我经过长淮,在船上泛泛而行。 5. 天开灭远雾,水碧涵空虚:天空中云开雾散,水面上波光粼粼。 6. 超然忘端倪,身世疑有无:超脱世俗,忘却尘世的纷扰,对人生的意义感到疑惑。 7. 徜徉极幽致,恨我失之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