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潜
【注释】 碧流:清澈的流水。 如镜:像镜子一样。 转春渠:春天的溪流。 时送残红出雨馀:不时地送走残留的花瓣,飘洒在雨后的余晖中。 莓苔:指苔藓。 黏屐齿:沾在鞋子上。 筇竹:一种手杖。 强扶:勉强支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小诗。诗人在春日里游赏,见到溪水如镜,又见雨后残红点缀在溪面上,便写下了这首诗。 “碧流如镜转春渠。”这句的意思是碧绿的水波好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春天的溪水
【诗句释义】 春日杂兴 其十: 1. 树萱移菊助春荣:在春天里栽种萱草和菊花,帮助它们茁壮成长。 2. 沐雨梳风擢翠茎:在雨水和春风中梳理着嫩绿的茎叶。 3. 童子新能理荒秽:年幼的孩子能够清理掉荒芜的土地。 4. 不教萧艾并丛生:不会让萧草和艾草混在一起生长。 【译文】 在春天的时候,我栽种了萱草和菊花以帮助它们茁壮成长。我在风雨中梳理着嫩绿的茎叶,使它们茁壮地生长
【解析】 此诗是诗人送别友人时写的。首联写诗人拄杖南来,寄身雪堂;第二联写雪堂主人如今是天涯的游子,第三联写诗人将乘船远行。前三句叙事,后一句抒情。“眼”、“是”为关键词。 【答案】 ①策杖:拄着手杖。②南来:来到南方。寄雪堂:在南方某处暂居。③花絮:落花、飞絮。老风光:形容时光流逝。④天涯客:远方来的客人。⑤渺茫:遥远
《春词二首》,常建的组诗作品,描绘出了淇河边的景色之美。下面将对《春词二首》进行逐句释义: 1. 轻云着地柳垂丝 - 轻云着地:描述轻盈的云朵轻轻地降落在地面,增添了几分轻柔和诗意。 - 柳垂丝:形容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2. 百尺高台独步时 - 百尺高台:比喻地势较高的楼台或平台,这里可能是指观景的好地方。 - 独步时:独自行走在高台上
注释: 戢戢 —— 形容篱笆根上的紫笋长得茂盛的样子。 谢 —— 指春天,因为谢花即春花凋零。 迎繁 —— 迎接繁盛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紫笋、桃李的生长情况,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期待。 第一句“戢戢篱根紫笋长”,描述的是紫笋在篱笆根处长得旺盛的样子,紫笋是春天的一种标志,它代表了生命的勃发和成长,同时也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第二句“满城桃李罢芬芳”
清溪白石晓磷磷, 洗露桃花两岸新。 欲觅刘郎家住处, 但闻鸡犬不逢人。 注释: 1. 清溪白石:清澈的小溪中有白色的石头,形容景色清新美丽。 2. 晓磷磷:清晨的露水使石头更加明亮,如同星星点点的光芒。 3. 洗露桃花:被露水洗过的桃花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4. 两岸新:两岸的景色在春雨后显得格外清新和生机勃勃。 5. 刘郎:此处指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常与美丽的女子相关联。 6. 家住处
【注释】: 冰开池面:冰融化,水解冻。 初浮绿:春天来了,水面开始解冻,水中的绿色植物开始发芽。 日促花梢始破红:太阳催得花儿开放,花蕾终于破出红色的花瓣。 谩道春光来眼底:人们总是以为春天已经来到眼前了。 茫然无意对芳丛:却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只是茫然地站在那里。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春词》中的第三首。此诗以“冰”和“花”两个自然物象作为意象,通过描绘它们的生长过程
【注释】 春日杂兴其三:春天的景物,诗人在诗中随意吟咏。柳外披烟:杨柳树枝上挂满轻烟。舒远目:舒展开千里眼。花边植杖坐芳茵:在花丛旁边拄着拐杖,坐在香软的草地上。能言百舌:一种鸟,常在枝头鸣叫。解舞鹍鸡:像鸾鸡一样,会舞蹈的百舌。不避人:不怕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春游时的即兴之作。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 首联“柳外披烟舒远目,花边植杖坐芳茵”,描绘了一幅春天里
【注释】 雨过中庭,暖阳照射。春日里百鸟欢叫,聚集在院内喧啾。粉腰蜂子尤其调皮捣蛋,挠遍花须未肯休。 【赏析】 此篇咏赞春日中庭院景象,以动写静,以乐写愁,以物写人,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生机盎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 前两句描绘的是春日庭院的景象:雨水停后,阳光普照,庭院里一片暖洋洋的景象。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各种鸟儿欢快地歌唱,聚在院子里争鸣不已,仿佛是在欢迎久别重逢的春日
注释: 去岁春风上苑行,烂窥红紫厌平生。 上句“去年”表明诗是写于去年春天,“烂”指满眼都是,形容景色繁盛;“窥”是偷看的意思,指诗人偷偷地观察。这两句意思是说,在往年春日的上苑中漫步时,他曾经看过许多红艳的牡丹、紫色的芍药,但他觉得这些花都不如姚黄魏紫(姚黄、魏紫是唐代名贵的品种,这里代指名贵的花卉)那样令人厌恶,因为“人生苦短”,不能像它们那样长久地绽放。 而今眼底无姚魏,浪蕊浮花懒问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