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潜
与元规话别 其二 雷岫庵南千种梅,含芳准拟为君开。 冷香秀色谁为主,趁取花时更一来。 注释:位于雷岫庵的南方有数千株梅花,它们含苞待放,似乎已经准备好为了您而绽放。这些梅花散发出的香气和美丽的景色,不知该由谁来占据主导地位?趁着这个花期,我决定再次来访。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雷岫庵南千种梅的景象,以及梅花的冷香秀色,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同时
【注释】融:融化。幸:幸好,幸运。 【赏析】这是一首即兴诗,诗人在闲情逸致之中,捕捉到池南池北春光烂漫的景况,并抒发自己对这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中“幸有花枝”,指幸有柳树和梅花等能点缀春天景色。“可无诗句补春工”意谓如果没有好的诗句来赞美春天,那么春天就不成其为春天了,可见好诗对于描写美好事物的重要性。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不雕琢,不造作,却十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注释】城根:城墙下。逶(wēi)沱:水流缓慢,曲折流淌的样子。飐(zhǎn)飐:风吹动的样子。日暮:太阳落山时。渚:水中的沙洲。汀:水边平地。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春日里漫步郊野,眼前景色优美迷人,心情十分舒畅。他看到城根下清波荡漾,水曲流长;船儿在水上疾速飘过;岸上岸边蕙兰香气四溢,花草丛生。夕阳西下的时候,渚中的花,汀上的草都争奇斗艳,使整个春天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全诗写景细致入微
【注释】 双鹭:一前一后,成对的鸟。 寒汀:秋水落于岸边,显得清冽如霜。 玉镜:清澈如同美玉做成的镜子。 疏:稀疏。 蓼黄芦:芦苇丛中黄色的芦花。 宜:应该,适宜。 掩映:互相映衬,衬托。 沙边:水中的沙滩上。 危立:直立着。 太分明:非常清晰。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西湖赏景,偶见两只白鹭栖息于湖边长满芦苇的沙洲上,便即兴挥笔,写下了这首咏物小诗。 首句“飞来双鹭落寒汀”
下面是诗句、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诗句 西风夜半卷庭槐,卧听邻翁晓圃开。 稚子相呼入林去,应知病果落莓苔。 译文 西风吹过庭院中摇曳的槐树,我躺在床听着邻居老人早晨在园中劳作的声音。 小孩子相互呼唤着跑进树林,应该知道那些生病的果实已经掉落在了莓苔上。 注释 西风:秋风。 夜半:深夜时分。 卷:吹起,掀起的意思。 庭槐:庭院中的槐树。 卧:躺着。 卧听
【注释】 湖水苍茫:形容湖面广阔,水色苍茫。 四接天:四周与天空相接。 短篷孤榜:短小的船篷和单薄的船帆。 数回旋:几回旋转。 想君(xiang jun):想象着你。 东海东头:指东海之滨,即今山东半岛南端的荣成县海港。 犹在汀(ting)洲:还在海边的小沙洲。 白鸟边:白色的鸟旁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海上送别朋友元规时所作,写景抒情,意境开阔。开头两句描写眼前景色,“湖水苍茫”
【注释】 竞芳新:竞相芬芳。蕙萼:蕙草的花朵,这里指兰英和香蕙,都是香花。吹香:香气四溢,比喻诗风高妙。暗袭人:暗暗传布,使人流连忘返。江海:泛指天下、四方。骚客: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自称。灵均:即宋玉,屈原弟子,楚辞家。荐:进献。 【赏析】 首联写春日兰英蕙萼竞芳新,左右飘香,暗袭人。颔联说江海久无骚客赋,一枝唯可进灵均。此诗以香喻德,以兰喻志向,以蕙喻节操,以香喻人品,以江海喻远大的抱负。
【解析】 1. “杏花香乱扑回廊”中的“杏香”是名词作动词,意思是“使……香气四溢”。 2. “晚来风更恶”中的“更”是副词,意思是“更加”,表程度。 【答案】 译文:春雨蒙蒙,细如牛毛,下个不停。远处的树木若隐若现,分辨不清。一阵晚来的狂风刮过,吹得杏花香气四溢,把人团团围住。 赏析:本诗描绘了一幅春雨图,作者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入手,生动地刻画出了雨中景色,表现了诗人的闲适情趣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注意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答。 (1) “欲跨高楼旷远情,无端秋雨苦冥冥”:想要跨越高楼眺望远方的情感,却突然遭遇了连绵不断的秋雨,天气阴沉而沉闷。 (2) “峥嵘日脚漏云处,瞥见遥山一抹青”:日脚高悬,透过云层缝隙露出一丝光芒
岁寒亭 草枯蓬断正纷纷,翠干排檐不改阴。 自是孤根难挫抑,骄霜傲雪本无心。 注释:岁寒亭:诗人为亭子起的名,表现了诗人的志向和情感。草枯蓬断:形容草枯萎、蓬断,比喻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翠干:指青竹。排檐:指覆盖在亭子上的瓦片。自是:自然。孤根: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品格,即诗人的志向和情感。骄霜傲雪:形容不怕严寒、傲视风雪,比喻不屈服于艰苦的环境。本无心:本来无意。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