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馨
【解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代某挽诸孺人”,是说诗人在代某人写挽词给诸孺人,即作者的妻子,所以第一句就点明了挽诗的缘由,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春风未茁宜男草;夜雨先摧薄命花”,是说春风吹不醒沉睡的花朵,而夜雨却早早地将花朵摧残。“未茁”和“先摧”,是说春天还没有到来,而夜雨已经提前降临了。这一句中有两个关键词语:“未茁”、“先摧”,这两个词语用得极其巧妙。“未茁”和“先摧”都是说花朵
注释: “挽陈丹香棻”是题目,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善士一乡称:善士,善良之人;一乡,全乡;称,称赞。这句话的意思是:全乡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2. 虽系累三年:虽然已经连续被牵连了三年。 3. 公论依然留月旦:公论,公众的看法;留,留下;月旦,古代的一种评论。这句话的意思是:公众的看法依然没有改变。 4. 故人寸草在:故人,老朋友;寸草,比喻微不足道的礼物;在,存在
太玉洞天山门 登高望远,放眼望去只见巍峨的山峰。 上足大观,从这里攀登到顶峰必须到达顶点。 下宜小住,下山后适宜找个地方休息一下。 就中饮水好知源,这里水源充足可以饮用。 译文: 登上高山,放眼望去只见巍峨的山峰。 从这里攀登到顶峰必须到达顶点。 下山后适宜找个地方休息一下。 这里水源充足可以饮用
【注释】 太玉洞天:指道教中的太玄洞天,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地耸大观亭:地高耸而壮丽的大观亭。巨眼人:即大智者。山门:指太玄洞天山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太玄洞天”和“大观亭”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一个神奇而又神秘的世界。全诗意境开阔,气势宏大,富有诗意
注释: 尼庵(寺庙) 色即是空金粟影;我无隐尔木樨香。 色,即指物质世界,是佛教中所说的五蕴之一。 “空”,是佛教的教义之一,是指一切事物都没有自性,没有实体。 金粟影:佛教中的一位高僧,他的弟子们称他为“金粟”。 我无隐尔木樨香:我没有任何隐藏的东西,就像木樨(桂花)的香味一样纯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色和空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色,即物质世界,是佛教中所说的五蕴之一。而空
注释: - 古寺:指佛教寺庙。 - 一瓣心香:比喻诚心诚意,恭敬虔诚地礼拜佛祖。 - 大道:指佛教的教义和道理。 - 十年面壁:指禅宗修行的一种方法,即在墙壁上刻下自己的名字作为坐禅时的标记,然后静心修炼,以求参透禅理。 - 参透禅关:指通过长时间的修炼,终于参悟了禅宗的核心思想。 译文: 在古老的寺庙里,我虔诚地礼拜佛祖,希望能够听到佛教的教义和道理。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一直在面壁修行
代丹香挽叶茝石树玉 丹香挽,即以花名“牡丹”喻人,指女子的美貌。叶茝,指美女叶蓁(zhen),字茝石;石树玉,指美女石氏。 陈榻昔曾缘我设:昔日,我因陈榻而得以与她相遇;今昔,她因石树玉的离别而倍感凄楚、怅然。 郑经今复共谁谈:如今,她又将如何与我谈论?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悲痛之情。首句以花喻人,暗寓了女主人公叶蓁的美貌。颔联则通过回忆往事
【注释】 乡:家乡。门头:门口。绘:绘出。象:象征,比喻。人语:人们的谈话。含:包含。乐岁:快乐的年华。声: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宁静、和谐的乡村景色。诗中的“天文上”和“人语中”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画面。天文上,诗人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景,那就是在天文学的领域中,人们通过观察天象,绘制出了一幅升平的象征;而人语中,则是通过人们的谈话,传递出了欢乐的音律。这两个画面相互交融
注释:姐姐突然离世,让人遗憾;我们无缘再在一起居住。 赏析:此首悼念亡姊的七绝,抒发了作者对亡姊的怀念之情和对无常人生的感叹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有恨忽凋花姊妹”一句以花比喻姐妹关系亲密无间,“无缘再住屋东西”一句则表达了因生死而无法再聚的遗憾。全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
【注】1. 檐溜:檐下滴水。2. 琴韵:弹琴时发出的音响。3. 脂痕:指滴在纸上的油迹。4. 岑寂:孤独寂静。5. 鼓吹:乐器,如笛、笙等。6. 两蛙:两种青蛙。 诗句解析 - "雨后小斋独坐":描述诗人独自坐在雨后的书房中。 - "檐溜初停日已斜" 描述了雨停止后,阳光斜斜地照进屋内的情景。 - "悠扬琴韵风敲竹":暗示诗人正弹奏着琴,风吹过竹子发出的声音。 - "滴沥脂痕雨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