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馨
赠婿吴肇基集句联:凡事须留有余地;君子不欲多上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联不仅是文学表达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艺术修养的体现。其中,集句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要求作者从古今文学作品中挑选合适的词句进行创作或引用,从而形成富有深意且形式工整的对仗作品。这种形式的诗词,不仅能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也能够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独特的审美观。 “凡事须留有余地;君子不欲多上人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罗汉洞洗心泉 - 描述了罗汉洞这个地方有着清澈的心灵泉水,可以用来洗心涤虑,去除内心的尘埃和杂念。"罗汉"在这里指的是佛教中的阿罗汉,他们已经达到了无我和涅槃的境地,他们的心境纯净而宁静,不受尘世纷扰的影响。"洗心泉"则是指用心灵之水来洗涤自己的心灵,使之变得清明和洁净。 2. 愧我尘心犹未净 -
【诗句释义】 东山书院的楹联: 诵书,指读书;读诗,指学习诗歌。 论世,评论时事。 进德,提升德行。 修业,修炼学业。 欲及时,应该抓住时机。 【译文】 诵读书籍,学习诗歌都要关注时局,提升自己的德行,修炼自己的学业,都应该抓住时机。 【赏析】 此联为“东山书院”的对联,意在勉励学子要时刻关注时局,提升自我,抓住机遇。其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其中“诵书读诗须论世”,“诵书”,即阅读书籍;“读诗”
【译文】 吩咐看灯的,慢慢前行几寸; 叮嘱司鼓的人,别在五更时分敲。 【注释】 1. 吩咐:告诉;命令 2. 漫打:随意敲击。 3. 五更:指深夜十二时到天快亮的时候。 4. 漫打:随意敲击。 5. 五更:泛指南方五更天,即深夜十二时至天明的时间
【注释】 获罪果无由:得罪了灶神。 何必王孙工祷媚:何必王族的人去祷告求灶神保佑自己平安。 闻声多不忍,须知君子远庖厨:听到灶神的鸣叫就不忍心,要知道君子应该远离厨房。 【赏析】 这首诗讽刺了那些为求神灵保佑而祷告的人们。诗人认为这些人们太迷信鬼神,不懂得“知者不惑”的道理,因此发出“闻声多不忍”的感慨。同时,诗人也指出这些人不懂得君子应远离“庖厨”的道理,即不能沉迷于吃喝玩乐之中
注释: 飞霞洞山亭:指位于山上的飞霞洞亭台。 一片江山,何年图画;:形容眼前的山水景色如画,让人难以相信这是真的。 四时风景,此地楼台:指四季的风景变化,都在这里楼台上欣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河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诗中“飞霞洞山亭”指的是一个位于山上的亭台,是诗人欣赏山水的最佳位置。诗人用“一片江山,何年图画;四时风景,此地楼台”来形容眼前的山水景色如画
【注释】雁山某道人:作者的朋友,名不详。 红尘:佛教称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合称为“六欲”,又称“六尘”或“六欲”。此处指世俗世界。不到处:不在人世之地。 相逢:相遇。 白发欲生时:头发已白,即将进入晚年了。 赏析: 这首七绝,写与一位隐士的交往。前两句是说,你隐居的地方不是世俗人迹往来的地方,我们相逢的时候,你已是满头白发,快要进入晚年了。这几句诗中,诗人用词简括、精警
【注释】 尼庵:佛教的寺院。 吾辈钟情,是空是色:吾等对佛的钟情,是对佛的空相还是色相? 西来大意:佛教传入中原之后,其“西来”之意,即从西方传来。 即佛即心:即是佛,也是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佛的理解。他认为“佛”,既是外在的“色”,又是内在的“空”。这种认识体现了佛性本有,不假外求,也反映了禅宗顿悟的思想。 此诗首句“吾辈钟情,是空是色”表明了作者对于佛的钟情
注释:论到石头的奇伟,足以让米襄阳下拜; 喜欢山间的僻静,不让谢灵运来游。 赏析:灵峰洞位于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北郊15公里处,因有“灵峰”而名。相传为晋朝隐士陆修静修炼之地。洞中岩壁有宋、元、明、清历代题诗刻文360余方,是研究中国书法和石刻艺术的重要场所
注释: 雁山灵岩寺 万峰尽透剔玲珑,亦造物无心为结撰; 一石也离奇变幻,是山灵故意显神通。 译文: 雁山灵岩寺 万座山峰都清晰可见,仿佛经过雕琢一样玲珑剔透,这也许是大自然的无心之作; 一块石头却能离奇变幻,这是山灵故意展现出它的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