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咐看灯人,缓行几步;
叮咛司鼓者,漫打五更。
【译文】
吩咐看灯的,慢慢前行几寸;
叮嘱司鼓的人,别在五更时分敲。
【注释】
- 吩咐:告诉;命令
- 漫打:随意敲击。
- 五更:指深夜十二时到天快亮的时候。
- 漫打:随意敲击。
- 五更:泛指南方五更天,即深夜十二时至天明的时间。
吩咐看灯人,缓行几步;
叮咛司鼓者,漫打五更。
【译文】
吩咐看灯的,慢慢前行几寸;
叮嘱司鼓的人,别在五更时分敲。
【注释】
【注释】 君逝世近重阳:指你妻子去世已经将近重阳了。 怅风雨满城,明日菊花谁共赏:意思是感叹风雨交加,满城皆知你妻子已经去世,明天的菊花酒谁来和我一起品尝。 我悼亡已十载,倘寒台聚首,旧时柳絮好联吟:意思是我已经悼念亡妻十年了,如果有一天在寒风中的高台上我们再次相会,那时我们可以像以前一样一起吟诵柳絮诗篇。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妻子离世后的一种追忆与感慨。全诗以“悼亡”为中心内容
【注释】 挽:挽留。君去茫茫:指朋友离去,令人茫然不解。想:料想。李贺有才:指李贺有才情,能写出好的赋文。玉楼赋草:指《高轩过》中的“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是李贺写的一首咏物抒情诗,写月夜女子的思念之情。石崇无子:《世说新语》记载,石崇与孙秀争宠,孙秀欲夺其妾绿珠。石崇不允,遂被赐死,孙秀又将其子石崇之女嫁为妾,石崇之女不愿,自缢而死。飘零金谷园花:指晋朝石崇曾建金谷园于河南洛阳西北
【赏析】 《阎王殿》,题解:“此诗借阎罗鬼之口,论人死生事。” 漫道理无凭,观羿奡之卒灭,禹稷之必昌,自古皆显昭果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人们所说的道理都是不能相信的,你看那羿和奡都被杀死了,而禹和稷却都能成大业;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这是有因果报应的。但是,这只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并不能真正解释人世间的事情。 须知天莫测,彼盗跖以寿终,颜回以夭死,此中正别具权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
【注释】 罗隐:唐代诗人、文学家,字昭谏,馀姚(今属浙江)人。唐僖宗乾符三年(876)进士及第,曾任监察御史。后因事被贬为简州刺史,晚年归故里。 荀郎:即荀勖,西晋开府仪同三司,著名学者。 卿:对妻子的亲热称呼。 译文: 三十年来,我一直没有取得功名,身处卑贱的境地,又有谁能可怜我? 六、七日夜晚,你空自安慰自己身体尚好,但因为家境贫寒不能娶妻,实在对不起你啊。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夫妻情爱的诗
【注释】 儒服:以儒士的服饰为官。效:仿效。历劫刀兵:指历尽战争劫难。天留余地:上天留下余地,意指有可乘之机或可利用的条件。军门:这里指军营的门。推上客:作为上宾招待。运筹帷幄:指谋划军事。帷幄,帐幕。叹将才空:感叹没有将帅的人才。 【赏析】 这是一首吊唁词,作者在诗中对阎春畦生前的政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阎春畦是明末著名的将领之一。他一生战功卓著,但未能善终,最后被害于狱。诗人对他的评价极高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挽叶茝石树玉:这是对某位人物的悼念,可能是一位文人或者历史人物。"叶茝"可能指的是一种植物(如白芷),也用来比喻贤者;"石树玉"则可能指坚硬的石头和晶莹的玉石,象征其高洁的品质。 2. 君为名教完人:这句话表明该人物在道德和名誉方面是无懈可击的,完美无缺。"名教"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或社会伦理标准。 3. 恨天道茫茫: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命运多舛的无奈和哀叹
【注释】 挽姊:悼念姐姐。感病:因疾病而生病。初秋:秋天的开始。“痛”通“恨”,怨恨之意,这里指对姐姐被风雨摧残的悲痛。触目忍看: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难以忍受。花姊妹:指花朵,这里代指姐姐。结缡(bié):古代女子出嫁时,用丝绳系着的五彩丝带。数月:几个月前。惨尔:多么令人悲伤。日凤鸾:古代传说中的鸟,凤凰和鸾鸟,这里比喻夫妻。拆:分离。敛(liǎn)身:入殓,入葬。犹着嫁衣裳
我们来分析题目中给出的诗句:“贺池太夫人六十”,这是一句直接引用的内容,描述了某位太夫人的年龄和寿辰。接下来是“母生与重九日菊花”以及“我愿献三千年桃实,为祝遐龄”,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这位母亲在重阳节赏菊的情景以及诗人表达的美好祝福和愿望。 为了确保格式的一致性,我们将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加入必要的关键词注释。最后进行赏析。 诗句: 1. 母生与重九日菊花,并留晚节; 2.
这首诗是贺鋆恩侄新婚的贺词,表达了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诗句解析: 1. 我兄嫂久守志 - “兄嫂”指的是新娘的哥哥和嫂子,这里表示他们的坚守和承诺。“久守志”强调了他们对婚姻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承诺。 2. 但愿作羹新妇 - “做羹”是指料理家庭事务,“新妇”是对新嫁娘的美称。这句话意味着新娘将承担起家庭中的重要角色,为丈夫和家庭做出贡献。 3. 相将孝养白头亲 - “相将”表示陪伴和支持
【注】①“三世界”:佛教语,指欲界、色界、无色界。②“措大”:古代对男子的谦称。 译文:如果妻子能复生的话,她一定会证悟涅槃,在三界中解脱;我活着时却命途多舛,枉然陪伴了一位穷措大十年。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哀思和怀念之情。首句“死若有灵,定证涅槃三世界”,意为若妻子有灵,她一定能证悟涅槃,达到三界中的解脱之境。这里的“三世界”指的是佛教中的欲界、色界、无色界
诗句释义: 1. 东山书院:指的是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东山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院之一。 2. 地有崇山峻岭:描述东山书院周围自然环境的美好,崇山峻岭意味着高山和险峻的山峰,形容地势险要,景色秀丽。 3. 茂林修竹:茂林指的是茂盛的树林,修竹则是指高耸入云的竹子,常用来比喻风景秀丽的地方。 4. 人当入孝出悌:入孝出悌意为在家里孝顺父母,出门尊敬师长,这是儒家文化中重要的道德规范。 5.
诗句释义: 1. 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这是对年轻人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勤劳清洁,懂得礼节,懂得如何面对各种情境,知道进退之道。 2. 大人学诚正修齐治平:这是对成年人的要求,希望他们能够诚实正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译文: 对于年轻的学子来说,我们应当勤勉地打扫庭院,恭敬地应对各种情况,知道何时进何时退。而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应该学习真诚和正直,修养自己的身心,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家
【诗句释义】 东山书院的楹联: 诵书,指读书;读诗,指学习诗歌。 论世,评论时事。 进德,提升德行。 修业,修炼学业。 欲及时,应该抓住时机。 【译文】 诵读书籍,学习诗歌都要关注时局,提升自己的德行,修炼自己的学业,都应该抓住时机。 【赏析】 此联为“东山书院”的对联,意在勉励学子要时刻关注时局,提升自我,抓住机遇。其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其中“诵书读诗须论世”,“诵书”,即阅读书籍;“读诗”
【注释】 获罪果无由:得罪了灶神。 何必王孙工祷媚:何必王族的人去祷告求灶神保佑自己平安。 闻声多不忍,须知君子远庖厨:听到灶神的鸣叫就不忍心,要知道君子应该远离厨房。 【赏析】 这首诗讽刺了那些为求神灵保佑而祷告的人们。诗人认为这些人们太迷信鬼神,不懂得“知者不惑”的道理,因此发出“闻声多不忍”的感慨。同时,诗人也指出这些人不懂得君子应远离“庖厨”的道理,即不能沉迷于吃喝玩乐之中
【释义】 灶神庙在祭祀中排在五祀之首,尚且祈祷神灵赐福于我; 士人作为四民之长,敢于向神灵讨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神词,作者借对“灶君”的祭祀,讽刺了那些趋炎附势、巴结奉迎的士人。 上句“灶神庙在祭祀中排在五祀之首”,说明灶神在民间信仰和崇拜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下句“尚祈福我”即“尚祈神我”,则表明了作者虔诚信奉灶神,认为灶神能保佑人们平安吉祥。 “士为四民之首”出自《论语·子张》
注释:灶神对天,幸运地没有获罪的处所;祭灶原本不是献媚之心。 赏析:这首词以平实的笔法描绘了一幅民间风俗画卷。上片“对天幸无获罪处”,写灶神上天之后,人们祭祀他、祈求他保佑平安,但上天却对他宽容大度。下片“祭灶原非献媚心”,写人们祭祀灶神,并非出于讨好他的心态,而是真心诚意,祈求灶神上天后能为人间带来吉祥和平安。全词既体现了作者对民间风俗的观察和理解,又表达了他对民间百姓真诚朴实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