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生
诗句解析 1 只管春来不管愁,断肠青到玉关头。 - 注释:尽管春天到来,人们似乎并不关心忧愁。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对季节更替中人们情感变化的观察,春天虽然带来了新生和希望,但人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如工作、学业等)无法完全沉浸在春天的喜悦中,而是被其他事情所困扰。 2. 一鞭力促征人骑,双黛颦添少妇楼。 - 注释:一鞭子狠狠地催促着远行的旅人骑马,而少妇的眉头紧皱增添了楼上的忧愁。 -
【注释】灞桥:在长安东,跨灞水。杨子江头:即扬子江口,今江苏南京附近长江入海处。折腰:弯腰行礼,形容为官的卑躬屈膝。 【译文】短亭旁有杨柳,柳条不长也不短。到处都令人销魂,只因到不了灞桥。 扬子江边波涛渺茫,武昌门外路遥迢迢。 那堪风雨中回首,常与风尘中的官吏低头。 是谁让我当了官,在官道上鸿雁来燕去,总让人心酸。 【赏析】此诗是一首怀古咏叹诗,诗人借景生情,触景生感,抒发了自己宦海浮沉
驿柳四首 东风吹醒好楼台,无数游人载酒来。 湖上听莺春欲语,桥边转马路忘回。 如何客舍供攀折,也复天工费剪裁。 独抱关山摇落感,茫茫青眼向谁抬。 注释:驿柳:指柳树,因多植于驿站而称为“驿柳”。 东风吹醒好楼台,无数游人载酒来。 注释:东风拂来,吹醒了美丽的楼台,无数游客带着美酒来到这里。 湖上听莺春欲语,桥边转马路忘回。 注释:在湖面上聆听黄莺的歌唱,仿佛听到了春天的语言;桥边转马,却忘了回头
【注释】 1. 山行:即在山间步行。赵庵:指作者的住所。2. 姓氏人嗤(chī)盲子夏:指作者自比为“瞎”的人,意指自己有才能而不被世人所了解。3. 布衣:平民的衣服。4. 名心未净时沤起:比喻名利之心尚未泯灭。5. 世味略尝犹酒酸:比喻世事人情复杂多变。6. 饘粥鬻儒冠:饘,粥。鬻,卖。儒冠,指儒者所戴的礼帽、头巾。7. 先人遗业:先人的遗留下来的事业或学问。8. 不须饘粥鬻儒冠
诗句解析: 1. 浩浩霜天重九日 - 此句描述了秋高气爽的天气,九月九日重阳节,霜冻覆盖了天空,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2. 荒荒霸迹二千年 - 描述霸陵(古代地名)的历史遗迹,暗示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深远。 3. 持螯偶动登临兴 - “持螯”指持蟹,这里比喻诗人在登高之时,感受到了一种自然的美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和兴趣。 4. 射鹿难求谏猎篇 - 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狩猎文化的反思
中兴名臣咏爵相曾文正公国藩 中兴气运一身肩,干济英雄学圣贤。 议礼彤廷诚格主,从戎墨绖力回天。 两朝将相归陶铸,一统江山赖斡旋。 五等侯封非异数,庙庭配享待他年。 注释:这首诗是一首赞颂曾国藩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曾国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首联“中兴气运一身肩,干济英雄学圣贤”赞美曾国藩肩负起了挽救国家危亡的重任,他是一代杰出的人才。颔联“议礼彤廷诚格主
【注释】 冷处:寒冷的地方,这里指僻静的地方。寻生:求生。 江干:江岸。香草歇:香草凋零。 蛮语:指少数民族的语言。 图书:指书籍。 编摩:《汉书》有《太史公书》三十六篇,称为《太史公书》,又称《太史集》。这里泛指著作。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从侄吉臣辑录的龙砂诗存作校定后而作。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时政治黑暗和世风日下的不满之情。 首句“冷处寻生活,于今复几人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编校近作,漫书其后二首":这是诗人在整理和批注自己的作品时,随意写下的序言或诗作。 2. "诗人真诳我,穷极未能工":诗人真的欺骗了我,我的技艺还达不到极致。 3. "潦倒蓬茅底,沉吟风雨中":我在贫穷简陋的环境中挣扎(潦倒),沉思(沉吟)于风雨交加之中。 4. "鬓丝搔欲白,囊血呕难红":我的头发被搔得几乎变白,而囊内仅剩的血却难以让衣服变得红色。 5. "岛佛须金铸
【注释】 编校:校阅。 近作:最近写的诗。 漫书:随意写在纸上。 “古人纷在眼”:指诗人眼前所见之人,都是古人。 “不到笔端来”:意即这些人物没有写到诗中。 “知是孤吟陋”:意思是说,这些人都是些不入流的文人,他们的诗只是自己一人之咏叹而已。 “难当大雅裁”:意即难以被高雅之士所赞赏。 “苦心空复托”:意为诗人用尽心力所作的诗歌,却无法与那些高妙作品相提并论。 “生面”:新意,新奇的见解。
自叹 老我青毡内,劳薪只自知。 磨残一寸墨,添得几茎丝。 心力抛闲处,头颅负壮时。 平生期许意,到此不堪思。 注释: 1. 老我:形容自己年岁已高或身体衰老。 2. 青毡内:指朝廷或官场。 3. 劳薪只自知:辛苦劳累却只能独自承受。 4. 磨残一寸墨:比喻岁月蹉跎,光阴易逝。 5. 添得几茎丝:比喻白发增多。 6. 心力抛闲处: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施展抱负。 7. 头颅负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