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诗歌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及艺术手法。 《郊行》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该诗描写了诗人在郊外行走所见景物。首联写诗人在郊外行走所见;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即山色与溪水的变化;颈联进一步描绘出诗人所见到的景色
【注释】: 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这里指阴历三月三十日。 牡丹:牡丹花是富贵的象征,故以“牡丹”代称牡丹花。 莫辞连夜剪:别急着回家休息,赶紧把牡丹剪下来吧。 银烛浅深间:形容烛光的明暗变化,如同牡丹花瓣的颜色深浅。 金瓶高下安:形容瓶中插花的高矮、长短不一,如同牡丹花瓣的不同位置。 洛中:洛阳城中。 全盛日:指牡丹盛开时。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一个阴历三月三十日的夜晚,趁着夜色
芙蓉 为惜艳阳妆,新枝不肯长。 绿深秋后雨,红坼夜来霜。 偏间垂杨畔,多临古岸傍。 年年根蒂在,开谢未渠央。 注释:芙蓉:指荷花。为惜艳阳妆,新枝不肯长。因为怕被阳光晒坏,所以不愿长得过高太茂密。绿深秋后雨,红坼夜来霜。秋天的雨水把荷叶泡得发青,夜里的露水把荷花冻得绽红裂瓣。偏间垂杨畔,多临古岸傍。荷花常常长在水边杨柳旁边,经常靠近古旧的堤岸旁。年年根蒂在,开谢未渠央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于登临途中,即兴赋诗,以抒写自己登山观景的兴致与所感。首联两句写才上岭,就觉心胸豁然开朗,精神为之一爽,好像诗思也随着山中清泉一般地流淌起来。次联写栈道高悬在云间,诗人只能从篮舆上侧身而行;又写壁上有路可循,可见山势之高峻陡峭。颔联写远望见老虎出没的深山中,近听闻莺声啼鸣的峡谷里。颈联写名山寺就在咫尺之间,但还要走两日的路程。尾联写尽管路途遥远,但风景优美
这首诗的注释是: 元日登九山 —— 指农历正月初一(元旦)登上九华山。元日:正月初一,即春节;登:登上;九山:指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 不到鳌峰久 —— 不到鳌鱼背上的山峰已经很久了,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长久没有到过九华山了,也表达了诗人对九华山景色的向往之情。鳌峰:指九华山主峰。 重来感物华 —— 重新来到九华山,看到万物都呈现出春天的景象,心中感到十分高兴。物华:万物。 松应添岁寿 ——
【解析】 题干中给出的是“瑞香”,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学生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抓住关键词分析其作用即可。本诗首联“爱极愁风雨,移根入画檐”,写移植后的瑞香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因环境变化而愁苦。颔联“色过袍样紫,香带蜜脾甜”,描写瑞香的花朵色泽如同袍子一样紫色,香气像蜜脾一样香甜。颈联“密叶团团护,幽枝岁岁添”
以下是对《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包括诗句、译文和赏析: 1. 生怕倚阑干: - 关键词:生怕 - 注释:害怕,担心。 - 译文:我害怕独自依靠栏杆。 2. 阁下溪声阁外山: - 关键词:阁下 - 注释:指楼前或楼上。 - 译文:楼下溪水声声,窗外青山如画。 3. 惟有旧时山共水: - 关键词:惟有 - 注释:只有。 - 译文:只有那些旧时的山水与我相伴。 4. 依然
向来皇祐最升平,民识犁锄不识兵。 茶向此时还有录,令人长羡蔡端明。
谁采匡庐紫玉芽,二千里路到吾家。 砖炉石铫自烹吃,清落诗脾作雪花。
瑞草如梅早占春,谁将龙凤付仙人。 烹来盏内花犹白,浇出胸中不语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