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达圣
方达圣是清代台湾县人,生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的生员。 方达圣在乾隆五年(1740年)与同邑举人陈邦杰等呈请巡道修方志,乾隆二十年(1755年)岁贡。其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这些作品体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文化成就和对当时社会的关注
清代方达圣《鲫潭霁月》释义
解析 1. 诗句释义: - "鲫潭霁月"(第二句):指晴朗的月亮映照在鲫鱼潭上。霁,即晴朗、雨后天晴。 - "霁月浮光照":晴朗的月光照耀着水面,形成美丽的倒影。 - "龙潭夜气清":指的是夜晚的鱼龙潭水气清新,环境宁静祥和。 - "珠华涵止水":形容潭中的水清澈如同珍珠一般。 - "璧影濯流英":比喻水中的波纹与水中的花朵相互映衬,美丽动人。 - "野阔群峰隐":描述周围田野开阔
清代方达圣《秋夜漫兴》释义
秋夜漫兴 座间无客懒衔杯,曳杖阶前自往回。 星拱素娥当碧落,叶随青女下苍苔。 愁如篱菊迎秋发,心似炉香傍夜灰。 赖有老庄常作伴,一回相对一悠哉。 注释: 1. 秋夜漫兴:秋天的夜晚随意抒发的感怀。 2. 曳杖:拖着木杖。 3. 碧落:指天空。 4. 青女:指春天。 5. 篱菊:篱笆旁的菊花,通常在秋季盛开。 6. 炉香:燃烧的香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中独自漫步的情景
方达圣
方达圣是清代台湾县人,生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的生员。 方达圣在乾隆五年(1740年)与同邑举人陈邦杰等呈请巡道修方志,乾隆二十年(1755年)岁贡。其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这些作品体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文化成就和对当时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