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范
这首诗描绘了九华山的美景,以及作者在节日期间与友人欢聚的情景。 第一句“客逢佳节若为酬”,描述了诗人在节日里遇到的客人,他们为了庆祝佳节而聚在一起。这里的“若为酬”意为“为了庆祝”,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聚会的期待和喜悦。 第二句“地主相邀上北楼”,描绘了主人的热情邀请,他们邀请诗人到北楼上欣赏美景。这里的主人可能是九华山上的某个重要人物,他们对游客的到来表示欢迎。 第三句“满目奇观风日晚”
【注释】 犀浦光风四月新:犀浦的春风,四月天。犀浦,地名。光风,春风。 一天细雨弄寒温:一天中细密的春雨,使气温变得有点凉。弄寒温,使……感到有点凉。 丝丝檐外难成滴,湛湛江心不见痕:雨丝连着屋檐,难以成滴落下,雨点在湛蓝的海面上,也看不见痕迹。 煮酒园林妨饮兴:妨碍了饮酒的乐趣。煮酒,指在庭院中煮酒,泛指饮酒。 暮云楼阁入吟魂:傍晚的云气飘到楼阁里,触动了诗人的诗思。吟魂,诗歌的灵魂,指诗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学生先写出诗句,然后翻译,并写出诗句中包含的意象,最后写出对这首诗的赏析即可。 【答案】 风柳(《风入松》) 风柳:春风里杨柳依依。 澹澹池塘近楚宫:池塘水面波光粼粼,映衬着楚地宫殿的倒影。澹澹
萍浦波平两岸风,群山争妒九华雄。 城头秋日掀髯里,槛外诗成极目中。 注释:萍浦的水面波平如镜,两岸的山风吹拂,群山争相赞美九华山的雄伟。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只见诗人眼中所见皆是美景。 霞日晚时山更翠,江鸥潜处蓼偏红。 注释:傍晚时分,天空被晚霞染得更加绚丽,山色也因此变得更加翠绿。江边,一只江鸥在草丛中潜藏,使得周围的蓼花也显得格外鲜艳。 楼间多少前贤句,惆怅烟岚自古同。 注释
春阴 轻云薄薄锁峰峦,微暗书窗觉嫩寒。 寂寞梨花浑欲湿,颠狂柳絮尚犹乾。 争泥燕子情应喜,抱蕊游蜂意欲阑。 说与密云休吝雨,一犁早足老农欢。 注释: 1. 轻云薄薄锁峰峦:形容轻云缭绕、笼罩着山峦。 2. 微暗书窗觉嫩寒:微暗的环境使人感觉到春天的寒冷。 3. 寂寞梨花浑欲湿:寂寞的梨花似乎要被雨水打湿。 4. 颠狂柳絮尚犹乾:形容柳絮飘舞的状态,好像没有干枯。 5. 争泥燕子情应喜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赏析,注意结合诗歌中的重要词语理解。 第一句是说“闲”的时候百事都游刃有余,只有两件事情让人忧愁,“思量闲里”,闲居无事,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但闲居无事,也不免要想到那些烦心事,所以有“百优游”和“只忧”之分,这两句是说闲中之乐与闲中之忧,一喜一忧相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句“酒未醒过似病”,喝酒过多,身体不适,好像得了病一样;第三句“搜诗不得胜如愁”
遇雨未发 寒侵诗梦晓初回,风雨长松撼半崖。 绝岫黑云笼古殿,虚檐玉柱碎空阶。 纱窗正熟佳人睡,石磴应伤客子怀。 鞍马待晴行未得,木鱼声里过晨斋。 注释: 遇雨未发:在这场雨中没有出行,而是待到天晴。 寒侵诗梦晓初回,风雨长松撼半崖:清晨的寒冷侵袭了诗人的诗意梦想,雨水和狂风搅动着山中的长松,仿佛撼动了半崖峭壁。 绝岫黑云笼古殿,虚檐玉柱碎空阶:远处的山峰被乌云笼罩,如同古老的殿堂一样
诗句解释与赏析: - 梅时又过牡丹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梅时"指的是梅花盛开的季节,而"牡丹期"则是指牡丹花开的时间。这里的"又过"表示再次经历春天的到来。 - 昼掩重门坐似痴:诗人在春天的阳光下,长时间地坐在门前,仿佛陷入了沉思或陶醉于某种美好的事物中。 - 为擘愁眉须赖酒:这句诗意味着为了缓解心中的忧愁,诗人不得不依赖酒精。"擘愁眉"形容眉头紧锁的样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逐句解释: 1. 昼夜干戈备不虞,等闲诗酒兴全疏: - 昼夜干戈:指战争时期,日夜不停地备战。 - 不虞:意料之外的事件或情况。 - 等闲:平常、无足轻重。 - 诗酒:饮酒赋诗的乐趣。 - 兴:兴致,兴趣。 2. 承君西属三词至,愧我东回一字无: - 承君:接受您的教导或意见。 - 西属:向西派遣或联系。 - 三词:这里可能指的是三首词作。 - 愧我:惭愧自己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语言表达与赏析。解答此题,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和注释来理解。“初夏”是诗题,点明季节。“好在薰风入舜弦,杨花飞去了三眠。”两句以景起兴,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和煦的熏风吹拂大地,吹得杨柳依依,花絮飘飞。“迎眸新绿初长日,回首残红又隔年。”“香满蜜脾蜂翅懒”两句则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来写,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多情无奈春归去,赖是园林煮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