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
注释: 幽兰不是寻常草,长叶丛丛紫花小。 幽兰生长在不为人知的地方,它的叶子繁密,紫色的花朵细小。 几见东风梦里来,绿艳烟浓红日晓。 春风轻轻吹过,幽兰花香弥漫,仿佛从梦中来到。绿意盎然,花香浓郁,红日初升。 琐窗护春春意暖,宛转清香吹不断。 窗户紧闭,保护着春天的气息,让春天的气息暖洋洋地流淌。香气袅袅升起,宛如一曲美妙的乐章。 美人昨夜度瑶琴,白雪新消楚江满。 美丽的女子昨晚弹奏起瑶琴
注释: 洛阳陌:指洛阳的街道。 君家天津南,我家孟津北:你家住在天津的南边,我家住在孟津的北边,两地相隔很远。 都因看花来,相逢不相识:我们都是来观赏春花,却因为不认识彼此而没有打招呼。 赏析: 这首诗以洛阳的大街为背景,描绘了两个陌生人因赏花而相遇却不认识对方的情境。诗中通过“君家天津南,我家孟津北”这两句巧妙地设置了两位主人公分别居住在洛阳的两个不同地方,从而突出了他们因赏花而来的偶然性
青青水中蒲,织作团团扇。 不肯赠傍人,自掩春风面。 注释: 青青:水边青草,形容绿色。 水中:在水上。 蒲:一种植物,这里指蒲草。 织作:编织成。 团团扇:圆形的扇子。 傍人:旁边的人。 自掩:自己遮住。 春风面: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把水中的蒲草编织成了一把圆圆的扇子,然后又把它送给了别人,而自己则躲在后面,遮挡住了迎面而来的春风
【解析】 此诗写景抒情,以景写情。 “长林行未竟”,诗人在长林中行走,尚未完成行程,说明时间不早,天色已晚。“群峰俄耸青”,诗人发现山峰上已经出现了青山,表明山景秀丽,景色动人。“高石栖霞气”,诗人登上高山的石头,发现了美丽的霞光。“圆影抱月形”,月光洒落在湖面上,形成了一个圆形的影子,这个影子好像抱着月亮的形状。“莺声当听转”,诗人听到了黄莺清脆的歌声,仿佛它在耳边轻轻地转动。“萝花逐援零”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神文越幽爽,夙心允见传”意思是:神采超逸,飘逸于深幽之境;宿愿得以实现,真迹可传。“未沐启玄秘,至使昧瑶编”意思是:没有沐浴过神奇的秘密,直到得到《道藏》。“微痾固期愈,颓龄或可延”意思是:微恙应当康复,衰老之年可能延长。“妙理脱深悟,灵渊曳五烟”意思是:领悟精深的道理,犹如从灵渊中拖出了五条香烟。这一句是说,领悟到了精深的哲理
注释:五杂组,指古代五种杂艺,如棋、酒、博戏、投壶等。五杂组之二,指园中花。往复还陌上车,不获已人无家。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园林生活的诗。全诗以“五杂组”为线索展开,从园中花的种植开始,写到在园林中欣赏花的美丽,最后写到因战争而无法安居乐业的人们只能离开家园去战斗。诗人通过对园林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破坏家园的痛心疾首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钱彦周轩前梧竹,种分峄山表,本移沅水阴。风枝和奏籥,霜叶应鸣琴。池承色愈净,窗当荫更深。缃花委夏井,文实助春林。何曾务直干,秪欲抱虚心。君念记清隐,余将期远寻。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刘克庄,字潜夫(一说潜子),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他是南宋著名的词人、文学家和诗人,与辛弃疾并称"辛刘"。他的诗风格雄健豪迈,气势磅礴,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们来看第一句“钱彦周轩前梧竹”
【译文】 丝萝难附,蕙兰易亲。每稽通淑问,那忘结素姻。泪余巾上粉,魂栖帐底尘。窗花始愁旦,墓鸟亦悲春。欲邀千古月,照此九原人。 注释: 1. 丝萝既难附:指夫妻难以结合(或“夫妻难以结合”)。 2. 蕙兰宁易亲:蕙兰是香草名,这里比喻胡氏妹妹。 3. 每稽通淑问:每,表示经常;稽,查究;通淑问,指通情达理。 4. 那忘结素姻:那,表示反诘,难道;结素姻,缔结婚姻。 5. 泪余巾上粉:泪余巾上粉
注释: 箭泾:箭河。 清溪:清澈的溪水。 萦回:曲折回转的样子。 西望渺何极:向西远眺,看不到边际。 岸直形如剡:岸边笔直,形状如同刀削。 波迅势如射:波浪迅速而猛烈,像箭一样射出。 飞鸥讶流羽:飞鸟看到水流中的羽毛会惊奇地叫起来。 乱雨疑鸣镝:暴雨声像弓箭的声音。 天狼:指银河。 泽兕:指犀牛。 当匿:应当隐藏。 我志弧矢间:我的志向是射箭、射击之间。 中:击中目标。 赏析:
【注释】 静香台:即静香楼。静香楼在广福院中,是诗人的住所。 粲粲瑶华堕:形容月光皎洁如珠玉般晶莹,落于大地。 滟杯:盛满酒的杯子。滟,盛满的样子。 赏析: 首联“秋色静香台,冰轮云汉开”写中秋之夜月明如水,静香台上的桂花散发着沁人的芳香。诗人站在静香台上,仰望那高悬的明月与云朵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仿佛打开了一个通往仙境的大门。 颔联“粲粲瑶华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