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分峄山表,本移沅水阴。
风枝和奏籥,霜叶应鸣琴。
池承色愈净,窗当荫更深。
缃花委夏井,文实助春林。
何曾务直干,秪欲抱虚心。
君念记清隐,余将期远寻。
钱彦周轩前梧竹,种分峄山表,本移沅水阴。风枝和奏籥,霜叶应鸣琴。池承色愈净,窗当荫更深。缃花委夏井,文实助春林。何曾务直干,秪欲抱虚心。君念记清隐,余将期远寻。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刘克庄,字潜夫(一说潜子),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他是南宋著名的词人、文学家和诗人,与辛弃疾并称”辛刘”。他的诗风格雄健豪迈,气势磅礴,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们来看第一句“钱彦周轩前梧竹”,这里的关键词是“钱彦周”和“梧竹”。在古代,人们常用竹子来比喻人的高洁品质,所以这里说“种分峄山表,本移沅水阴”是指钱彦周的品德像山一样高大,像水一样清澈。而“梧桐”则是一种树木,古人常将它用来比喻贤能之人。这里的“梧竹”指的是钱彦周的才华和品德。
第二句“风枝和奏籥,霜叶应鸣琴”,描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风吹过树枝,发出悦耳的声音,就像有人在演奏乐器。这里的“吹奏”和“鸣琴”都是比喻,用来形容自然的声音和节奏之美。
第三句“池承色愈净,窗当荫更深”,这句话描述的是环境的美好。清澈的水面映着美丽的景色,窗户下的阴影也显得更深更浓。这里的“池”和“窗”都是指代环境,通过描写环境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第四句“缃花委夏井,文实助春林”中,“缃花”指的是浅黄色的花朵,而“文实”则指的是树木的果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些花朵在夏天的井边凋落,而树木的果实则在春天的林中生长。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循环的感叹。
第五句“何曾务直干,秪欲抱虚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从来没有追求过直上云霄的高远志向,只希望能够保持一颗谦虚的心。这里的“直干”指的是笔直向上的树干,而“虚心”则是指谦虚的心态。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名利看淡的态度,以及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第六句“君念记清隐,余将期远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还记得我的清白隐居,而我将去寻找更远的风景。这里的“君”指的是对方,而“清隐”则是指清静的隐居生活。这句话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远方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看淡的态度。同时,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作者的性格特点和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