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萝既难附,蕙兰宁易亲。
每稽通淑问,那忘结素姻。
泪馀巾上粉,魂栖帐底尘。
窗花始愁旦,墓鸟亦悲春。
欲邀千古月,照此九原人。
【译文】
丝萝难附,蕙兰易亲。每稽通淑问,那忘结素姻。泪余巾上粉,魂栖帐底尘。窗花始愁旦,墓鸟亦悲春。欲邀千古月,照此九原人。
注释:
- 丝萝既难附:指夫妻难以结合(或“夫妻难以结合”)。
- 蕙兰宁易亲:蕙兰是香草名,这里比喻胡氏妹妹。
- 每稽通淑问:每,表示经常;稽,查究;通淑问,指通情达理。
- 那忘结素姻:那,表示反诘,难道;结素姻,缔结婚姻。
- 泪余巾上粉:泪余巾上粉,指妻子因思念丈夫而落的泪水。
- 魂栖帐底尘:魂居床帐之间。
- 窗花始愁旦:窗花,窗上的纸花;愁旦,担心天明。
- 墓鸟亦悲春:墓上鸟也悲伤春天的到来,这里借指亡妻。
- 欲邀千古月:想借月光传达对妻子的怀念之情。
赏析:
此为悼念亡妻胡氏之诗作,全篇以凄清哀婉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在失去爱妻后的哀伤与怀念之情。
首联“丝萝既难附,蕙兰宁易亲”,诗人通过对比丝萝和蕙兰两种植物的特性,抒发了自己对亡妻的深深思念之情。丝萝虽然坚韧不拔,但终究难以依附;而蕙兰虽然芬芳高雅,却往往容易亲近。这两句诗以自然景物为喻,巧妙地表达了自己与亡妻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内心的挣扎。
颔联“每稽通淑问,那忘结素姻”,进一步强调了亡妻在自己心中的重要地位。诗人回忆起与亡妻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心田,让他无法忘却这段姻缘。这两句诗通过回忆与怀念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不舍。
颈联“泪余巾上粉,魂栖帐底尘”,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失去爱人后的心情状态。泪水沾湿了巾子,仿佛只剩下了白色的粉末;而亡妻的灵魂则栖息在床帐之间,无法安息。这两句诗通过对亡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孤独。
尾联“窗花始愁旦,墓鸟亦悲春”,诗人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寄托在窗外的花朵和墓上的鸟儿身上。窗外的花蕾开始凋零,象征着春天即将离去;而墓地上的鸟儿也因为失去了伴侣而悲伤不已。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怀念和无尽的哀伤。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