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伐来渭水,结搆比黄冈。
雨气森遥席,藓色翳空梁。
焚香碧云合,扫尘苍雪香。
虚心绝外有,抱节此中藏。
【注释】
斩伐来渭水:砍伐渭水的树木。渭水在今陕西省。
结构比黄冈:建造竹亭,与黄冈相似。黄冈,指庐山。
遥席:远大的志向。
藓色翳空梁:苔藓长满空梁。
焚香碧云合:燃香,云雾缭绕,如合璧。
扫尘苍雪香:清扫尘埃的清香。苍雪,形容雪的颜色,这里泛指清白。
虚心绝外有:虚心,谦虚。绝外有,没有外界的影响。
抱节此中藏:抱守气节,在这里隐藏。
赏析:
首联点明竹亭的位置和环境。“斩伐”是动词。渭水发源于甘肃省,流经陕西、河南、河北,到北京附近注入渤海。诗人把砍伐渭水之木作为筑亭的材料,说明亭子建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之中。“比”,比较,比喻。“黄冈”,即庐山,在江西九江市南。“结构比黄冈”,就是建造一个像庐山那样秀丽的竹亭。
第二联写竹亭的建筑特点。“森”、“翳”是形容词,意思是茂盛、茂密。诗人以竹亭周围浓密的竹林为比喻,写出竹亭的高大、雄伟。“藓”、“翳”也是形容词,意思是苔藓。“空梁”,指竹亭中的横梁,因为上面长了苔藓而显得斑驳。“烟”和“雪”都是名词,意思是烟云、雪花。“扫”是动词,意思是扫除。“苍雪香”,是说扫除了灰尘以后竹亭里散发出一种清新的香气,也就是清香。“虚心”、“绝外有”都是形容词,意思是谦虚、无外界干扰。
第三联写竹亭的环境和氛围。“焚香碧云合”的意思是点燃了香烟,云雾缭绕,好像神仙来了一样。“苍雪香”就是刚才所说的清香。“虚心”“绝外有”,都是说竹亭的主人很谦虚,不受到外界的影响。
第四联写竹亭主人的性格和品质。“虚心”、“绝外有”是说竹亭主人谦虚谨慎,不受外界干扰,他坚守自己的志向,不随波逐流。“抱节此中藏”是说竹亭主人胸怀大志,坚守气节,就像庐山上的竹子一样,在山中生长而不被外人所动摇。
整首诗通过对竹亭的描绘,表现了竹子的坚韧、高洁,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