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
诗句释义: - 石屏 - 白鹤山中采石归,绮云翠雨满春衣。 - 补天千古无遗法,我欲因君问女希。 译文: 在白鹤山中采集石头归来,绮丽的云彩和翠绿的雨水洒满了春天的衣服。 补天的手法千年来无人能继承,我想通过你询问那女子的情况。 关键词注释: - 石屏: 指诗人采集石料的场景,可能是为了制作或使用某种物品。 - 白鹤山中采石归: 描述诗人在白鹤山中采集石头,可能与某种活动或目的有关。 -
注释: 君住湖南水竹深,夕阳孤棹此相寻。 子规啼散门前柳,漠漠春光淡淡阴。 君居湖南,水竹幽深,我在此地寻找你。 杜鹃声中,杨柳凋零,春天的景色变得朦胧而阴暗。 译文: 你在湖南水竹深处隐居生活,夕阳下我独自乘坐小船前来寻找你。 杜鹃声中,柳树凋零,春天的景色变得朦胧暗淡。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者生活的诗。首句写隐者的生活环境,“君”指隐者。次句写隐者的生活状态,孤独寂寞。第三句写隐者的活动
注释 看花长是恼离心,欲看无花思更深。 惆怅西园桃杏树,花开多半在春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深深眷恋。首句“看花长是恼离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和无法长久拥有的痛苦。第二句“欲看无花思更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因看到花朵而引发的思念之情更加深沉。第三句“惆怅西园桃杏树,花开多半在春阴”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于春天美景的无奈和遗憾。整首诗语言优美
注释:我自喜吟诗身得自由,喜欢寻找酒伴与诗朋。闲云在水平流而意无穷,何处山中不可留? 赏析:诗人通过写送别徐行正的诗并酬答徐行的诗表达了对徐行正的喜爱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向往自由、追求诗歌艺术的精神境界
【注释】雨馆:指山中亭台。矶:水边小石。草堂:诗人的住所。窅窅(yǎo yǎo)飞鸿:雁群在高空排成“一”字形,飞行时翅膀相擦发出的声音,此处形容秋天雁过声声。淡山:远山如黛。风雨不堪:风雨太大,不便外出。空对酒:独自对着酒杯。家僮偏喜得鱼还:家中仆人喜欢捉到鱼归来。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一个秋天,独坐在山中的亭子里,面对秋景和秋声,饮酒作诗,感慨万千的情景。全诗意境高远,情感深沉。
赠陈相士电岩 驴背西风两鬓寒,老怀频藉酒杯宽。 道傍亦有新丰客,醉里逢人莫易看。 注释:在驴背上西风凛冽吹着,两鬓因寒冷而变得苍白;年事已高,常常借酒浇愁。道旁也常有新丰县的客人,醉意朦胧中遇见了他们,最好不要轻易地与他们相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驴、西风为题,借咏驴和西风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全诗通过写“我”与驴和西风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驴背西风两鬓寒”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题目要求,明确“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的具体要求。然后逐句翻译全诗,注意重点词句,最后写出自己对整首诗的感受或评价。本诗是一首悼亡诗,写与亡友叶梓素的离愁别绪。前两句写与友人的别离;后两句写今日重游旧地,怀念亡友。 【答案】 任昉:南朝齐文学家、史学家。台前:指宫殿前面
以下是对这首诗《菊竹梅竹 其二》的分析: - 原诗: 菊竹梅竹 其二 梅花澹澹自开残,水国春迟雪未干。 不有竹枝相倚并,如何禁得许多寒。 - 译文: 菊花竹子梅花竹子二 其二 梅花淡淡地自己开放着,像残败的样子; 水国里的春天迟迟地来临,而雪还没有干。 没有竹子枝条相互依偎在一起,怎么禁得起这许多寒冷。 - 注释: - 元代:徐贲是元代的诗人。 - 菊花竹子梅花竹子二 其二:这是《菊竹梅竹
【注释】 立仗:整队。圉官(wǔ guān):养马官,即马夫。锦障泥:一种装饰华丽的鞍垫。得向:得以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任右拾遗时所作。诗中写自己从御堤归来后,心情轻松愉快。 首句“立仗归来出御堤”,点明时间、环境,写出了马儿归来的神态和姿态,表现了诗人对归途的喜爱之情。 第二句“圉人解鞍为拂拭”,点明主人公,表明诗人骑马归来。“为”是介词,表示原因,意为“因为”。拂拭
【注释】 ①东迁精舍:指作者的住所,在今江苏吴县。 ②董著作:董思白,字明子,苏州人,唐元和年间进士,曾任礼部侍郎,工诗善画。 ③扁舟:小船。 ④一灯:一盏油灯。 ⑤卷中诗:指诗集中的诗句。 【赏析】 此诗是送别董思白之作。首句“竹边僧舍柳边池”,点出了饯别的地点,并交代出主人与客人的住处都在风景优美的园林之中,这是诗人为友人饯行而特意为之安排的。次句“谁道秋风此别离”,以设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