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弼
【注释】张翰:东汉末年吴国隐士,曾因秋风起,思念故乡而辞官归去。沈约:南朝宋诗人,曾任太子中舍人、尚书吏部郎等职,为梁武帝所器重,晚年隐居于江东(今江苏南京附近)。祥麟瑞凤:传说中的神兽。非凡物:非同小可之物。来仪:指贤能之人。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大历(唐德宗年号,766—779)间诗人韩翃的《秋夜送陆三咏归江宁旧居》,诗题中的“四首”实指此四首,这是第二首,诗的前两句是说,你吴下的张翰
四儿作对句赋此 我方幼稚能作对,武库先公向客夸。 今日弘圭亦如我,不胜感旧泪横斜。 注释: 我:指作者自己。方:刚才。幼稚:年少。 对:应对,应答。 武库:兵器库,这里指收藏武器的地方。 先公:先父。 向客:对客人。 弘圭:即张弘范(1239-1280),字叔微,南雄州曲江县(今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元朝末年大臣、将领。南宋遗民。 不胜:禁不住,无法抑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
【注释】 舞剑台:古时为武官试剑之所,今已废。玉壶:美酒。梧桐花:秋日开花。雪片粗:雪花像鹅毛一样大。休言别:不要谈论离别。相思:思念。万里途:长路。 【赏析】 《舞剑台》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舞剑台前倾玉壶”写诗人在舞剑台前饮酒的情景,“玉壶”一词暗含了诗人对酒的喜爱,也写出了其豪爽的性格;第二句“梧桐花飘雪片粗”则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注释:自己一直未能真正理解丹砂(即汞),只是赤土时常向客人夸耀。忽然明白,自己只有一寸的丹砂(指汞),而辰州(今湖南辰溪)更是离自己遥远。 赏析:诗人以“丹沙”自喻,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和前途的认识与思考。他意识到,自己的一生并未真正理解丹砂,只是赤土时常向他夸耀。然而,当他顿悟到自己只有一寸的丹砂,而辰州更隔天涯时,他才恍然醒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迷茫、困惑和无奈
注释:东楼外风吹雨打,杏花在寒风中颤抖。春衫已被酒湿,还未曾干。喝醉后写下诗句,惊醒了远行的张秀才。请将此诗带给他,告诉他一切安好。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全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走马冈头望高冢,紫藤垂垂木双拱。——在走马岗的高处远眺,只见一座座坟墓高耸入云,紫色的藤萝像两条长臂环绕着两座石拱墓碑。 2. 乡人指点说姓名,言未宣兮泪先涌。——乡亲们指着墓碑上的姓名,我还未来得及开口,眼泪就已夺眶而出。 3. 朴庵自是□之英,玉在璞兮金在矿。——朴庵先生确实是一位英才,如同玉石藏在石头里,金矿埋藏着金子。 4. 诗书教子□为郎,末世浮华不须骋
注释: 1. 高进士赴京:送别高姓的进士。 2. 听雪听风过半春,江南杨柳尚含颦:在春天里听着风声和雪花的声音度过了一半的春天,江南的柳树还含着忧郁的样子。 3. 一枝折赠仙郎去:用一枝柳枝送给高进士作离别之礼。 4. 好做调和玉烛人:希望你成为能够调和阴阳、保持国家安宁的贤人。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送别高进士的场景,表达了对其前程的美好祝愿。诗人用春天的景象来象征高进士的生活
东山寺 望入东山小遥迂,江风吹蔼引仙裾。 诗怀浩荡难收拾,欲向冬青叶上书。 注释: 东山寺:指的是位于东山的寺庙。 望入东山小遥迂:眺望东山时,只见它显得非常遥远和狭窄。 江风吹蔼引仙裾:江风吹拂下,云雾缭绕,仿佛是仙女的衣角。 诗怀浩荡难收拾: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难以轻易表达或控制。 欲向冬青叶上书:想要把内心的感受写在冬青树叶上,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 赏析:
山行 苍烟欲散日初明,落木风高万里程。 只恐行人惊远道,空山𤠔鸟寂无声。 注释: - 苍烟:烟雾缭绕,形容早晨山间薄雾蒙蒙。 - 欲散:即将消散,形容晨雾渐渐消失。 - 日初明:太阳刚刚升起,开始照耀大地。 - 落木:落叶,指树木上的叶子凋零。 - 风高:风势很大,形容风力强劲。 - 万里程:形容距离非常遥远。 - 只恐:担心,恐怕。 - 行人:旅行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惊:使惊动,惊吓。
注释:村庄花鸟在春晴下媚笑,画舸将筵随意行。嬴得身闲伴觞咏,乾坤随处是兰亭。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上巳游庆云庄口号》中的前四句。诗中描绘了春天村庄的美丽景色和诗人愉悦的心情。第一句“村庄花鸟媚春晴”,描写了村庄里的花鸟在春晴时节欢快地鸣叫,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第二句“画舸将筵任意行”,形容船只像画一般美丽,宴会也如同画一般精致,人们可以随意行走其中,尽情享受美食。最后两句“嬴得身闲伴觞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