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以壮
杂诗 秋气四山寂,拂云欲弹琴。 聊以发清啸,天风吹我衿。 我衿白露零,起立空山岑。 耿耿不得寐,遥望烟云深。 无聊策短筇,薄采苓与芩。 合以舒烦郁,寒泉照吾心。 【注释】: ①杂诗:即五绝诗,由若干句子组成,不押韵的诗篇。 ②秋气:指秋季的气息。 ③寂:静寂无声。 ④拂云:掠过天空。 ⑤清啸:长声呼啸。 ⑥襟:衣服的领子。这里指衣襟。 ⑦耿耿:形容心中忧闷,无法入睡的样子。 ⑧遥望:远望。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基本观点和基本价值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最后概括出其特点。 “往事不再得,来日讵可知。”诗人慨叹人生不能重来,时光一去不返,所以诗人要珍惜光阴,及时努力。 “红颜乃有待,白首徒伤悲。”诗人感叹青春易逝,年华难留。 “气志逊年少,年少骄所期
报资寺题壁 浮云出没终无定,白雨飞残冷四郊。 此地绿杨谁抱恨,一声钟磬夕阳坳。 注释与赏析 诗句释义: 1. 浮云出没终无定:浮云在天空中来去自如,没有固定的形态和位置。 2. 白雨飞残冷四郊:形容雨后的景色,雨水落下后使得四周显得更加寒冷。 3. 此地绿杨谁抱恨:指这个地方的绿色杨柳树,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让人感到遗憾或忧愁。 4. 一声钟磬夕阳坳:描述傍晚时分
【释义】:报资寺题壁。宫阙犹存隔薜萝,一抔斜日几人过。醉魂未必依寒寺,应入青州作酒魔。 【解析】:宫阙犹存隔薜萝,一抔斜日几人过。“宫阙”指皇家宫殿,“薛萝”指薜荔、萝摩,都是植物名。“一抔”是土的量词,这里代指墓地。“斜日”指太阳西斜时分。“几人过”指有多少人经过。这一句的意思是:报资的皇家宫殿虽然还存在,但已经被野草覆盖了。只有几缕斜阳映照的阳光照耀着墓地,又有几人经过呢
【解析】 “报”,通“饱”;“资”,通“恣”;“吟对”,对吟;“禅手”,指佛家手势,表示静坐。 【答案】 注释:饱读经书,在报资寺壁上题诗作画。吟咏着枯禅,手托着佛家特有的手势,静静地坐着。山川的寒气透入胸中,仿佛隔了一片心空。昨夜西园吹过风雨,一路萧瑟,落花纷纷,埋葬了春天。 赏析:首句写诗人与寺壁之间的一种默契,即以诗为答,以画相酬。第二句写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时的内心感受。“寒入片心赊”
【注释】 夜泊:夜间停宿。邻舟:旁边的船上。幽思:幽远的思念。无邻:没有伴侣,独自一个。白鹭汀:长满白鹭的沙洲。流云:飘荡的云。泠泠:清冷的声音。苍龙:这里指天空。天外飞何去:苍龙在天上飞到哪里去了。恨逐蘋乡:随着蘋(一种水生植物)草的漂泊而感到怨恨。渺冥:遥远的地方。 【赏析】 此诗是一首抒情短章,写于诗人夜泊汾水时听邻船琵琶声,抒发自己孤身独处的愁苦之情。首句“幽思无邻白鹭汀”,用典入题
【注释】 报资寺:位于苏州市西北,又名“报恩寺”。 幢幢:形容灯火通明。 萋(qi)草:青草。 短墙:指寺庙的围墙。湖堤:指西湖上的长堤。 谢豹啼:传说中一种鸟名,这里借代湖上鸣禽。 【赏析】 报资寺,位于苏州市西北,是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前回国途中曾在此小住。寺内有一塔,俗称“报恩塔”,为江南著名古迹。诗人在寺题壁时,正值日暮时分,残阳如血,映照湖上,湖面波光粼粼,绿草萋萋,一片宁静景象
【注释】 报资寺:位于陕西凤翔县东15公里,唐时名“龙兴寺”,后易名为“报恩寺”。 题壁:在墙壁上题诗。 青郊野鬼泣寒空:指城破后,鬼魂哭泣于荒野之上。 苍苔月:指月色如苍苔般暗淡。 阑干:栏杆。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唐诗别裁》评云:“此篇以屠城为功,而反用其意也。”作者对报恩寺的题诗中,表面上似乎颂扬了佛门之盛,实则是抒发了亡国之恨,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全诗意境悲凉,笔力遒劲
注释: 秋夜,即秋天的夜晚。当空,天空中。孤月,明亮的月亮。苦清辉,清冷的光辉。一夜,一个晚上。山川四围,四周的山川。寄语,托付的话。莫吹,不要吹奏。关塞,边关要塞。征人,出征的人。犹有,还有。不曾归,没有回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与抒发思乡之情的诗作。诗人在寂静的秋夜里听到悠扬的笛声,心中不禁涌起对远方征人的深深思念。 首句以“当空孤月”开头,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冷的秋夜景象
【注释】 夜泊:夜晚停船。汾水:指山西省的汾河,在今山西、陕西省北部。邻舟:同泊一船的船只。 白头吟:《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诗,作者不详,是一首男女相思之歌。绝凄清:非常凄清,指曲调凄凉悲切。 半入空虚:一半入于虚空。 阿谁:是谁,即何人。红豆:一种生在树上的豆科植物,果实可食,也可入药。 卿卿:对对方的敬称。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船上听到邻船琵琶声,感到曲调凄清,不禁感叹起爱情的不幸遭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