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锡璇
雨夜怀婉洵婉静两姊 狂风飕飗吼如虎,老树纵横倏飞舞。 博山香重散氤氲,轻烟漠漠满庭户。 急点跳珠洒画窗,芭蕉渍绿溅笔床。 笔床翡翠多零落,疑是幽兰发古香。 采之欲赠湘皋远,焦心一寸愁难展。 雨雨风风可奈何,菱华照罢愁蛾敛。 去乡日以遥,离思日以缓。 别泪染征衫,痕深不能浣。 江南杨柳绿千条,绾得春愁向空卷。 屏山寂寂沈烟篆,庭院深深秋梦断。 试听檐前淅沥声,怕教芳景成秋苑。 风卷新凉入绮寮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他的妹妹的。他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妹妹的深切思念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决心。 南归留别姊弟 列飙逗高梧,浮云夜暗徂。 念此涉远道,风波良可虞。 译文: 疾风劲吹,吹拂着高高的梧桐树,夜色已深,乌云密布。 想到离家去远行,路途艰险,风雨交加,真是令人忧虑。 持尊不能饮,揽辔出清都。 相顾各无语,握手重踟蹰。 译文: 我举杯饮酒,但酒力不足以消愁,只能无奈地放下酒杯。
【赏析】 这是一首写幽深山野的诗。首句“溪暗闻流泉”,以“溪暗”形容环境的幽深,以“听流泉”突出了环境之静。次句“月黑不知路”,以“月黑”点明时间,以“不知路”烘托环境的幽深。三句“时闻出涧中”,以“时闻”写出了诗人对环境的感知和内心的感受。尾声“幽禽学人语”,以“幽禽”点明动物的种类。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意境清幽而含蓄隽永。 注释: 夜行 溪暗 —— 指夜晚的溪水昏暗不清。 流泉 ——
酬外子凤阳道中寄书 榆高垂恶阴,竹劲秉坚质。 生物各有涯,盈虚莫可必。 榆树高大而枝干低垂,仿佛在遮蔽着阴暗的天气;竹子挺拔而坚韧有质,它们虽然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之中。 生物各有其生存的极限,万物的生长盛衰都难以预测。 省书感君意,临饭不能食。 看到书信后我深感思念之情,以至于连吃饭都提不起兴趣了。 道远苦风多,胡为独行役。 由于路途遥远和风势过大,所以只能独自行走在外。 网罗满天地,群动何时息。
注释:在闲暇的时候,好。窗外的月光透进屋子,显得格外清冷。幸好有含欢的花陪伴着我,低回地陪伴着我孤独的身影。 赏析: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画面,月色清冷、花枝低回,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整首诗以“闲中好”开篇,点明了主题;接下来四句则通过对月色、花枝等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
【注释】: 八叔自津门至京见示感怀诗作此奉呈即步原韵:八叔,作者自称。津门,天津城。京,京城。见示感怀诗,指八叔的诗歌。奉呈,敬献。即步原韵,按原韵写诗。 冷官风味本清贫,泉石琴书寄此身:冷官,指官小职卑,地位低下。本,本来。清贫,清闲、简朴。泉石,指山石和水潭。琴书,指琴和书。寄,寄居。此身,指自己的躯体。 深竹凌寒留夜月,古梅破腊待诗人:深竹,形容竹子的高大挺拔。凌寒,在严寒中挺立。留夜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独自面对寒风冷月的心境变化。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 注释: 京洛——指洛阳,是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年岁——岁月。 译文: 每年秋天我都要离开京城去外地,时光流转,岁月已经如流水般逝去。 第二句: 注释: 韶光——美好的时光,此处指秋天的美好。荏苒——流逝。 译文: 美好时光匆匆过去,仿佛已经像水一样流走。 第三句: 注释:
【注释】 安陵:汉县名,在今陕西咸阳市东。野望:野外远眺。漫:随意。苍凉:凄凉。水碓:水力舂米的工具。“无”通“乌”,乌鸦。翔:飞翔。乱草:指荒地上杂草丛生。断冢:已遭破坏的坟墓。荒芜:荒凉破败。秋色:秋天的景象。云随樵子归何处:指诗人随云而去,不知去向何方。山共诗人瘦不妨:山也因诗人而显得消瘦一些。凄凄离别意:形容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宛转:曲折回旋。回肠:形容心情极为悲伤,如肠子回旋一般。
【解析】 1.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在一个春日的傍晚,看到邻家新燕衔出隔墙的鲜花的情景。诗中通过视觉和嗅觉相结合的手法,把一个充满生气、充满诗意的春天描绘了出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译文:香气扑到窗纱上,藤床斜倚在日光下。是谁家的小燕子,衔出那隔墙的桃花来? 【答案】 译文:香气扑到窗纱上,藤床斜倚在日光下。是谁家的小燕子,衔出那隔墙的桃花来? 注释:香:香气;侵:侵袭;袭:覆盖
诗句释义 1 "曙色晓迷漫,惊魂压绣鞍。" - “曙色”指的是清晨的光线,通常带有新的开始和希望的意味。 - “晓迷漫”形容清晨的景象模糊而美丽,给人以朦胧美的感觉。 - “惊魂”可能是指由于某种突发情况或不祥预感引起的惊恐。 - “压绣鞍”则形象地描绘了在惊慌中,马被惊动,仿佛要跳起来一样。这里“绣鞍”指代马的装饰品,可能是金银丝线编织而成的马鞍,象征着主人对这匹马的珍视和喜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