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恺
《捣练子 · 和内寄原韵》是清代诗人董元恺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江树隔,岭云开”:描绘了一幅江边树木相隔、山间云雾缭绕的画面。 2. “历尽东风未遣回”:表达了诗人历经风雨,仍无法回到故地的无奈与辛酸。 3. “惆怅五更孤枕上,与卿刚在梦中来”:诗人在深夜中独自思念远方的人,仿佛那人就在梦中出现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董元恺的这首诗不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诗句赏析: 《潇湘神·四女祠》是清代诗人董元恺创作的一首词。整首词通过对四女祠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希望天下能多出一些像宁亲一样孝子的愿望。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四女祠:四女祠,指的是一个供奉着四位女性神祇的地方。 2. 四女祠:四女祠,指的是一个供奉着四位女性神祇的地方。 3. 白发红颜未嫁时:描述了四位女性在未嫁时的年龄,强调她们的青春美貌。 4. 但使宁亲成孝子
注释:我站在江边,看着眼前的江水滔滔,它见证了国家的兴衰。春天的江上花开花落,月升月落,一切都是那么渺茫。江上吹来的风中,有成群的大雁在飞翔,它们形成了一条条直线。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煜的作品《忆王孙·江上》。诗人以江水为载体,抒发了对故国山河的思念之情。首句“一江江水阅兴亡”,描绘了江水的永恒,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变迁。次句“花月春江事渺茫”,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
这首诗是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作品之一,名为《潇湘神·四女祠》。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及译文: 杨柳枝。 杨柳枝,指的是柳树的枝叶。 杨柳枝。 第二句重复“杨柳枝”,可能是为了增加韵律美,或者是为了强调柳树的形象。 碧瓦飘风散雨丝。 碧色的屋瓦在风中摇曳,仿佛有细雨般地飘散。这一句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场景,碧瓦与飘风、雨丝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交融的画面。 一树棠梨春社后
【诗句】 虹桥好,挈伴踏青游。紫陌骄嘶金勒马,碧波斜蘸绿杨楼。 高会尽风流。 【译文】 虹桥美不胜收,与伴侣一同踏青游玩。在紫色的小路上,骏马的鬃毛随风摇曳,马蹄声急促而响亮,仿佛在炫耀主人的富贵。碧波轻轻拂过绿色的杨柳楼阁,景色宜人令人陶醉。 【注释】 1. 虹桥:指虹桥桥,是古代建筑中的一道拱形桥。 2. 挈伴:携带同伴或伙伴一同游玩。 3. 紫陌:指紫色的道路,这里泛指美丽的道路。 4
【注释】 双欢:指夫妻情爱。字:通“饵”,用食物引诱鸟兽来吃,这里借指引诱男子来与女子结合。容膝:形容狭小。安复安:即“安复安之”。指夫妻之间相依为命的感情。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寒复寒:即“再寒再寒”。 连呼侬字欢复欢:连叫妻子的名字表示亲热和爱意。侬(nóng):你。欢复欢:即“欢复欢之”。指夫妻恩爱。月看复看:指夫妻之间像月亮一样地相互照应,永不分离。 【赏析】
一叶落秋忆 一片落叶,秋天到了。 一叶落,伤漂泊。 一寸心,万里远, 阑干角,思红颜。 天边望断鸿,枝头问灵鹊。 天边望断鸿,遥想故乡人。 枝头问灵鹊,何时归故里? 问灵鹊,几度浑如昨。 问灵鹊,是否还记得我? 几度春秋,人事已非, 但愿灵鹊能带来喜讯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啜茶十咏:即《饮茶歌》。 瓯(ōu):小碗。 碧碗:形容茶色清澈如玉。 醉春醪(láo):像喝醉了酒那样,意指饮得十分畅快。 醉春风:饮茶时如同饮了春酒一般。 翠影:茶叶在水中摇曳的样子。 香:茶水清香。 卢氏碗(lu shi wǎn):唐卢照邻创制的一种青白色瓷器,有光泽,釉面润泽,有如玉的质感。 素瓷:白色的瓷,这里泛指陶瓷器物。 圆胜:圆形的器物。谢家窑
青墩好,别业号苍梧。万树浓荫含雾雨,满园空翠映菰蒲。 一幅辋川图。 注释:青墩好,指青墩这个地方很好。别业号苍梧,在青墩有个别业,名为苍梧。万树浓荫含雾雨,万棵树木的浓密枝叶遮天蔽日,仿佛是带着雾气和雨水。满园空翠映菰蒲,整个园林中弥漫着淡淡的绿意,菰蒲在水中生长,映衬出一片绿色的海洋。一幅辋川图,这就像一幅《辋川图》。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青墩这个地方的自然风貌
望江南·啜茶十咏 【注释】 1. 茶焙暖:指茶叶在火上烘烤至热。 2. 沆瀣碧波融:形容茶水清澈如碧波,与天地间沆瀣之气融合。 3. 编竹候随文武火:指的是用竹制的茶具等待火候,文武火是指文火和武火的交替使用。 4. 开缄叶里建城笼:指打开包装后,茶叶仿佛被包裹在一座城市之中。 5. 一纸隔春风:用一张纸隔着春天的风,比喻茶叶隔绝了外界的寒气。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