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侃
谢公洗屐水平池,笑傲东山望一时。 注释:谢公指晋代诗人陶渊明。陶渊明曾在东晋时期担任过彭泽令,因不愿意阿谀奉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去。他在东山上种菊,常常在菊花盛开的时候,独自漫步其中,饮酒赋诗,自得其乐。“笑傲”表示陶渊明以豁达的胸怀对待世事,不拘于世俗的礼法和成见,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洒脱不羁的精神状态。 驿名怀谢著深思,毕竟后人能尚友。 注释:驿站的名字是“怀谢”
【注释】 山川清美天下稀:句容山水清丽美好,为天下所罕见。五瑞:指古代祥瑞之物,如芝草、嘉禾、甘露、黄龙、朱鸟等五种吉祥物出现。盍纪碑:何不把这一盛事记载在碑上。言人物盛:只强调人杰地灵,不提政德。若言德政愧无之:如果只是强调政德,那就显得自己没有什么政绩了。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句容士人的赞词。首两句写景,以山川清丽美好来突出其难得,再以“五瑞”来赞美,最后以“盍纪碑”来鼓励。第三四两句写景
【注释】 竹奴:以竹为簟。 角簟:用竹子编织的席子。竹奴,竹制的小枕头。颇相宜:很合适。 书斋:书房。 白鸟:白色的鸟。 细题诗:轻轻在扇上题诗。 【译文】 小竹做的枕席很合适,正是书房清静的时候。 忽然有只白色鸟儿穿过林荫的影子飞去了,它自己拿着纨扇轻轻地题诗。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作者在安静的环境中读书时的情景。 “竹奴角簟颇相宜,正是书斋寂静时。”诗人坐在竹制的枕席旁边,十分惬意
注释:夜晚,水面冷清,没有鱼饵,谁会上钩呢?我想钓起鳌鱼,难道要用这个吗?我只要一竿风月,好回去划船。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用“夜深水冷无香饵”来描绘夜晚的宁静和寒冷,以表达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他问“若个黄鳞肯上钩”,表现出他对鱼儿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他的自信和决心。最后两句“我欲钓鳌安尔用,一竿风月好回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见解和理解
【注释】 延桂堂:即“桂香堂”。 静看桂影上帘栊,几度吟诗句未工:静观着月光映照的桂树影子投射在窗前,多少次我吟咏诗句,都未能写得工整如意。 从此相忘天地外,主人袖手小阑东:自此以后,我和这天地就相忘了。主人袖手站在栏杆东侧欣赏月色。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色、抒发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全诗构思精巧,层次清楚。首联两句写景抒情,点出主题;颔联写秋夜月下桂影和人的影子交错
《再吟二绝》是宋代诗人张侃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首句“绕堤尽种木芙蕖,杨柳阴中动碧虚。”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种植木芙蓉来装饰堤岸,展现了对大自然美的热爱和尊重。木芙蓉的花朵盛开,在微风中摇曳,仿佛给杨柳的树荫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颔联“待得秋来花胜锦,柳丝断续怕风梳。”则转向秋天的景象
《二十四番风报信》 注释: - 二十四番风报信:二十四个不同的方向,每个方向都有风来传递消息。 - 名花开了便匆匆:名花(指某种花卉)一旦开放,就迅速凋谢。 - 谁言造化无穷尽:谁说天地的造化是没有穷尽的。 - 又报秋花第一风:秋天的第一股风吹来了,带来了秋花的消息。 译文: 二十四番风报信,名花开了便匆匆。 谁说天地间的造化是没有尽头的?又传来了秋天的第一股秋风,带来了秋花的消息。 赏析
【注解】 轩亭:地名,在今浙江绍兴境内。篮舆:古代一种有篷的轻便车辆。清晓:清晨。山围:指周围群山环抱着。青:青色,这里指山的颜色。一壑:山谷。他年:将来的时候。寻:寻求、寻找。眼曾经:经过。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绍兴游历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对于山水美景的留恋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描绘了诗人清晨乘坐篮舆过轩亭的情景。诗人用“清晓”来表达时间之早
注释 江浔:今江西九江市。 襆被(fúbèi):用布包着的被子,形容行李简陋。 重到:再一次来到。 越山:越州山,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因春秋时越国都城在山中而得名。 云心:指云游、飘泊的心志。 赏析 这首七绝写诗人一次偶然重游旧地的感受和心情。首句回忆昔年曾借宿于江浔,次句写如今重游,却见风雨欺人,春意未深,感慨时光飞逝,人事全非。后二句写转瞬即过六年,故地依旧,而自己则已云游四方,不再留恋
注释: 潮水冲刷着沙滩没有转清,急忙摇动双橹如同鹅鸣。 片刻后停下橹依偎在荒岸,草屋疏灯记下夜行行程。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夜晚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潮水冲击沙滩的情景,以及急摇双橹的动态,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同时,诗中的“须臾停橹依荒岸”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仿佛是找到了一处心灵的港湾。而诗尾的“草屋疏灯记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