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侃
小池 小池栽种数枝莲,也占新凉七月天。 说道南湾纳空阔,尽将野意换韶妍。 注释:小池塘里栽种了几株莲花,也占据了新凉的七月天。说一说南面的水湾接纳着空旷的空间,把野意全部换成了美丽的容颜。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天的傍晚,诗人在小池里种上了莲蓬,让它们在七月的微风中生长。诗中的“小池”指的是一个小巧的水塘或者花坛,而“栽得数枝莲”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种植莲叶的动作和情景
注释: 将花当作婢女,那解语的本领;唤竹为奴仆,也只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名号。 不要让鬓发如雾般凌乱,不要让发髻如云朵般松散,不要因为主翁先有不平鸣而抱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那些只知吟诗作对、不懂世事人情的诗人的讽刺。诗中“花”和“竹”分别代表女性和男儿,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的态度。首句“将花作婢那解语”意为把花朵当作婢女,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暗指这些诗人只会吟诗作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考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此题要求对诗句逐句赏析。“隐之立异酌贪泉,直使吾名四海传”,这是写陶渊明的事迹,陶公以清贫为乐,不慕富贵,而隐士则以清白为美,不慕钱财,因此,陶渊明的“隐”与隐士的“洁”都是值得称道的,所以诗人说:“得似范公全雅志,只将清白遗时贤。”范蠡是越国大夫,功成名退,泛舟五湖而去
注释:清澈的水,皎洁的月,又逢初秋,山泉流入涧中。 我已经重来,你能否理解我的心情?我一生厌恶是非之争。 赏析:这首诗以水、月、山泉为意象,通过描写初秋的山水景色和诗人与友人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全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1. 诗句释义与关键词注释: - “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这是一首诗的题目,表达了诗人为吴地的孩子们创作关于冬至日之后九九歌的八解。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员,而九九歌则是用来描述冬至后数九天的寒气逐渐消减的过程。 - “五五三三抛堶忙”:这句可能描述了冬至后阳气渐起,天地间万物开始活跃的情景。其中,“五五”和“三三”都是数字,分别指五天和三天;“抛堶忙”形容了太阳直射南天时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1) “隔河插木芙蕖旧有诗云”意思是:隔着河插上几块木板,就种上了荷花,以前就有过这样的诗。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河对岸插了一块木板,种下了几朵荷花。这一句是写诗人为了欣赏荷花而建起的小桥。 (2) “二十四番花信风,凝脂剪翠巧妆容”意思是:二十四番花信风
山容娟丽青无尽,心地宽闲乐有涯。 春讯不应梅占断,风流犹有海棠花。 注释: - 山容娟丽(形容山的景色美丽):指山的美丽如同女子般清秀,令人陶醉。 - 青无尽:形容山的色彩像水一样绵延不绝,永远看不到尽头。 - 心地宽闲(形容心情宽广、悠闲自在):指心胸开阔,无忧无虑。 - 乐有涯:乐趣是有限度的,不可贪得无厌。 - 春讯不应(春天的消息不应该被独占):春天的到来不应该只属于梅花
【赏析】 “蔷薇开尽知春晚,燕子闲来又日西。”此诗写蔷薇花盛开、春意阑珊的时节,而燕子却闲游无事,又到了黄昏。“知”字用得极妙。因为只有蔷薇已开尽,才使人感到春天已过去。燕子是候鸟,春天来了,燕子就从南方飞回来了,如果它闲来无事,那就说明春天已经过去。 “却恨丹青描不得,旋将心事付深闺。”此诗写的是一个闺中少妇的心情。她看到蔷薇花开,想到春天就要结束;燕子在闲游,又想到自己要独守空闺。于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读懂诗作的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和提示,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最后在整体感知诗意的基础上,分析概括诗句所蕴含的情感。 第一二句:名园依水跨官塘,古木扶疏围夕阳。 “名园依水”,点明诗人游历的地点是有名的园林——杨园;“依水”写出了杨园的地理环境特点,“官塘”表明这是一处靠近官府的园林。“古木扶疏”描绘出杨园中树木苍劲茂盛的景象
这首诗的大意是:感谢春风巧手剪裁,蔷薇绽放,色彩斑斓。我偶然闲来无事,便想寻觅诗词,却见满径都是盛开的花朵,宛如锦绣堆砌。 注释: - 蔷薇三绝:诗题,指这首诗的内容。 - 多谢东风巧剪裁:谢谢春风巧妙地裁剪,使蔷薇花绽放。 - 朱朱白白:形容蔷薇花开的颜色,红红白白。 - 待春开:等待着春天来临,让花儿盛开。 - 偶因无事寻诗句:因为我没事做,所以寻找诗词。 - 又见沿蹊锦绣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