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在琦
【解析】 本诗的注释,主要从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进行解释。“法如日月食于私”一句中的“法”指代的是法律,“日食”指的是太阳被月亮遮掩,这里比喻的是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被某些人所利用,而“私”则是指私人利益。“别立条流但售欺”一句中的“条流”指的是规章制度、法令条文之类的东西,“售”是出售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那些制定法律的人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曲解法律,使得法律成为一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诗句:凤德栖栖览九州,尊王所以事诸侯。 译文:凤德栖栖,俯瞰着整个天下,尊崇王道以事奉诸侯。在《春秋》中,公羊学独盛,最终采纳何休的解释来废除周朝。 注释: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叶在琦。诗中描述了一位君主,他拥有崇高的德行,像凤凰一样栖息于九州大地之上,尊崇王道以事奉诸侯。在《春秋》这部史书中,公羊学独盛,最终采纳何休的解释来废除周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君主尊崇王道、事奉诸侯的赞美
【题解】 此诗为诗人读林文忠公《京师日录》有感而作。林文忠公,即林则徐(1785~1850)。林则徐在广东、福建任巡抚时,曾镇压过鸦片走私活动,因而被朝廷撤职查办,后因禁烟有功,又起用。此诗写林文忠公的政绩,颂扬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同时抒发了诗人自己对林公的仰慕之情。 【注释】 1.沧桑:世事变化很大,形容社会经历了许多变化。 2.胡变:指世事变幻。 3.蓬瀛:蓬莱山和方丈山,都是传说中的仙山仙境
【注】:和珍五(字号),与作者同为汉上(今陕西省汉中市)人。 【诗句解析】 1. 倦客心情未耐官,蹉跎弥觉去乡难。 译文:疲倦的游子心情难以承受官途的辛劳,岁月蹉跎让我越发觉得离开家乡艰难。 注释:“倦客”指疲惫的行旅之人;“心性”指心境或情绪;“官途”指仕途;“蹉跎”指时光流逝;“弥觉”意为愈加明显;“去乡”即离家;“难”指困难、痛苦。 2. 十年泥爪如过梦,此度参商最损欢。 译文
和珍与李五一同在汉上,相见时怀念故乡 骢马行驰穿城是好官,都人犹惜欲留难。 何必远游要争道,尚未有刚肠怯失欢。 几天来题诗寄给汉上的友人,重来长安观看对弈的棋局。 登高望远知先忧国忧民的心情,楼上观赏君山景色尽日不倦。 注释: 骢(cóng)马:即骢马。古代名马名。 行:骑马。 城是好官:指做官为百姓造福。 都人:指京城的人。 犹惜:仍然珍惜。 欲留难:想要挽留却难以留住。 何劳:何必。
注释: 去年今日,我正在犬台上,你穿着纱縠禅衣靠近我的膝盖。 岩阶上难道没有群獬豸(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我凝神倾听清禁宫的漏声迟缓。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在一次宫廷宴请中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尊敬以及自己与皇帝之间的距离感。 第一句“去年今日诗”,诗人用“诗”字作为引子,回忆去年今日的情景。这里“诗”可能是指诗歌,也可能是其他形式的文学创作,具体含义需要结合全诗来理解。
注释:去年今日我在诗坛,嫌恶像绛侯周勃、灌婴一样的大臣阻碍长沙国的政务,不惜与王伾、刘辟等占禁中要职。忧国忧民而消瘦的鬓发如雪,在朝廷上委蛇周旋,激昂慷慨,却差强人意。 赏析: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时诗人任左拾遗,因上疏论事得罪被贬为江州司马。诗人用反语写自己对朝政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首二句以绛侯、灌婴自比,指责朝臣阻抑贤能,排斥异己,暗讽同僚王、刘二人专权擅政
斜日下芦沟,邮程已晚秋。 赠行感衰柳,顾影爱清流。 风醒离亭酒,人归野渡舟。 宣南诗梦在,别思隔城楼。
魂来湘水感须眉,故国云山岘首祠。 半世巴夔犹是客,一生稷契但存诗。 干戈收骨知何处?岁月亡胡未有期。 悲愤纷纷称嫡嗣,七歌痛痒几人知
但乞微阴趁旅程,出门更喜晚来晴。 不多斜日依山下,无数寒松送客行。 碌碡草枯平野静,陂塘潦尽小舠轻。 昨宵风雨兰江梦,心迹虚堂感濯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