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怀深
守口如瓶,保持沉默;言语谨慎,避免是非。 多知多疑,烦恼随之而来。 东平乐为善,司马只讲好话。 相逢寒温,万事皆已默化。 注释: - 守口如瓶:形容说话谨慎小心,不轻易泄露秘密。 - 语言当自保:言语要慎重,要保护自己的话语不受外界干扰。 - 多知多是非:知识面广的人往往容易陷入是非的困扰。 - 少出少烦恼:减少不必要的言论和行动,可以减少烦恼。 - 东平乐为善:东平乐是唐代一位著名的僧人
【注释】 人云我聪明:人家说我很聪明,能够识透世间的真理。 识尽天下理:能够了解世间的道理。 逐日弄精魂:每天玩弄自己的精力和魂魄。 长年钻故纸:长时间钻研古书。 自家一个心:自己有一颗独立的心。 不知落地:不了解事物的真实本质。 及乎死到来:等到死亡来临的时候。 看无巴鼻:看你没有什么用处。 【赏析】 《拟寒山寺》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这首诗用反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虚伪、追求虚名的不满
【注释】 1. 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7里处的枫桥镇,始建于六朝时期(公元405-582年),是因唐代贞观年间僧人寒山和拾得于此结庵诵经而得名。寒山寺为吴中名胜古迹之一,与扬州的瘦西湖南门、杭州的灵隐寺、南京的栖霞寺合称江南四大名刹。 2. 口如无底谷:形容人口众多,吃食无数。 3. 餔啖:吃。 4. 长蔬:生长蔬菜。 5. 腥膻:指鱼、肉等食物。 6. 念有间:思念逐渐减少。 7.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属于《全唐诗》中的《赠无可上人》。 浮生类俳忧,但可付一笑。 人生如戏剧般的起伏,只是一笑置之。 做人复做马,吃饭今吃草。 人们如同马匹一样劳碌奔波,现在只能吃草为生。 富贵变贫穷,丑陋却美好。 富贵时享受奢华,贫穷时却能保持美好。 不识主人公,去来三恶道。 不懂得人生的真谛,就会陷入三途的苦海。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贾岛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感慨
注释:世人害怕说死,一说到死就回避。等到死亡的那一天到来,老眼也会先流下眼泪。 译文:世人害怕谈论死亡,一说到死就避开话题。等到死的那一天来到时,老眼也流下了泪水。 赏析:这首是一首劝世诗,通过描述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回避,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无奈和恐惧。诗人通过对比生死,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提醒人们珍惜生命,不要过分沉迷于对死亡的恐惧
这首诗描绘了人们在世俗生活中追求物质享受,不顾生死安危,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行为。诗人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方式,批判了这种盲目追求利益的生活方式。 注释: - 世人黠是痴(世人均以狡诈为智慧):人们普遍认为用智谋和策略胜过单纯的诚实与善良。 - 忘身多为口(忽视自己的性命只为满足口舌之欲):这里指的是为了口腹之欢而不顾生死。 - 拚命吃河鲀(拚命吃河豚鱼):河豚是一种有毒的鱼类
注释: 1. 这首诗的作者为白居易。 2. 这首诗是《新乐府》中的一首,属于讽喻诗。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 4. “前世杀害多”:指前世作恶多端,今生受尽苦楚。 5. “今报夭折苦”:指今生遭受夭折之苦。 6. “方矜面如花”:形容人年轻时容貌美丽。 7. “已见身归土”:形容人年老时身体衰败,最终归于尘土。 8. “哭倒白头亲”:形容亲人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悲痛欲绝。 9
【解析】 “前世食肉多,今报疾病苦。”意思是:以前贪吃荤腥,现在却病苦不堪。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人应该懂得珍惜生命,不要浪费粮食,否则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针艾遍支体,呻吟彻朝暮。”意思是:针扎艾灸身体,痛苦难忍。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病重的人痛苦难耐,连睡觉的时候都痛得不能入睡。 “变医虽有术,夙业岂能去。”意思是:即使有好的医术,也不能改变过去的行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一个人能够持守不杀生、多放生的观念。他认为这是顺应自然法则的行为,因为生命都是害怕死亡的,所以不应该被过度地宰杀和烹煮。 译文: 自能持不杀,随处多放生。 如人犯刑宪,堕落枷锁坑。 忽然身得脱,惊喜且悲鸣。 含生皆怕死,何欲苦相烹。 注释: - 自能持不杀:意思是自己能够保持不伤害生灵的原则。 - 随处多放生:意味着在任何地方都愿意施舍生命。 - 如人犯刑宪
【诗句解释】 - 拟寒山寺 - 其六十 - 人间官法中,畜生杀无罪。 - 朝烹与暮割,恬然不知悔。 - 世法虽不理,冤债何时已。 - 不见遂安公,五犬逼而死。 【译文】 在寒山寺的墙壁上,题写了这首诗: 人间的法规里,畜生被杀也无罪。 早晚被宰杀,安然不知悔。 虽然世上的法律无法理顺,但冤屈和债务何时能了? 不曾看见遂安王,他的五只狗把他咬死。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