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怀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赏析。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从手法、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首先明确“杀羊食其心”的意思是:宰羊吃它的心脏,难道不可怜它痛苦吗?然后抓住关键句子分析,如“诸佛虽不语”“悯汝颠倒重”等,体会诗人的感情。“诸佛虽不语,悯汝颠倒重”意思是诸佛虽然不说话,但怜悯你颠倒错乱的行为。 【答案】 译文
诗句 1. 不贪以为宝,日用无欠少:这里强调了不贪心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应追求过度的物质享受。 2. 一裘聊御寒,百味无过饱:通过描述一个人穿着一件皮袍来抵御寒冷,以及品尝各种美食而不觉得过分满足,表达了适度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富足感。 3. 堪嗟尘世人,经营长扰扰:感慨世上的人们常常为了名利、地位等世俗事物而劳神费力,生活充满了纷扰与不安。 4. 衣底摩尼珠,光明都昧了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道力与福力,平时似乱真。 - 道力:指通过修行得到的内在的修为或智慧。 - 福力:指外在的、物质的好运或利益。 - 平时:平常状态。 - 乱真:形容两者相似到难以分辨真伪的程度。 2. 福力有盛衰,道力无富贫。 - 有盛衰:福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会有变化。 - 无富贫:道力不随个人的经济状况而改变。 3. 人生不学道,只种轮回因。 - 人生:指人的生活或生命过程。 -
【注释】: 拟寒山寺:唐代诗人王维在长安时,曾隐居终南山下,与当时隐士交往甚密。他喜欢写诗,并常将诗句寄给隐士,隐士们就给他回信,有时还写些诗回赠。王维的《酬郭夏》诗中有“一宿寒山寺,归心两鬓华。”后来有人把这种往来称为“拟寒山寺”。这首诗就是王维写给一个隐士的诗。此诗是其七十四首之一。 “日日知衰”:每日都感到衰老。 “一年年觉老”:每年都感到衰老。 “唯有贪爱心,顽然如壮少”:只有贪心的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名为《拟寒山寺》。 译文: 善恶生汝心,汝心宜早戢。 鹅烹语告人,狗死魂犹泣。 警诫甚分明,愚耳终不入。 苦果一朝熟,恐君悔不及。 注释: 1. 善恶生汝心,汝心宜早戢:这里的意思是说人的善恶念头会直接影响其内心,所以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及时调整和修正,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纯洁。 2. 鹅烹语告人,狗死魂犹泣:这里的"鹅烹"可以理解为比喻或象征
【注释】 拟寒山寺:这是一首仿效寒山寺诗的七言绝句。寒山寺,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枫桥附近。唐代寒山寺有僧寒山与拾得,二人曾以诗作名噪一时。这首诗可能是作者自拟寒山寺所作。 槌胸哭:捶击胸口大哭。 痛心彻骨髓:痛苦到骨髓深处。 思:思念、怀念。 返思量:回头考虑。 恣啖猪羊肉:尽情吃猪肉和羊肉。 羊岂不思儿:羊难道不思念小羊羔吗? 猪亦有眷属:猪也有它的亲属。 【赏析】 这是一首写人世沧桑
【注释】 拟寒山寺:即寒山寺,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七里山麓。唐代贞观年间诗人寒山和拾得隐居于此,后人于寺内建寒山、拾得二塔,称寒山寺。“其七十二”是说这首诗有七十二句。 恶人:指心术不正的人。 善人:指心地善良、行为正直的人。 对:回答或应对。 智慧:智慧的结晶。此处指善念。 不对:指不善的回答。 清:清净。 热沸:比喻怒火攻心。 天:指佛祖释迦牟尼,佛教认为他是至高无上的。 堕:落。
译文: 六十岁不要建房修屋,七十岁不要置办衣服。 纵有享受,又能有多少时间? 身心要早休息,准备与死亡相伴。 就像人们远出,预先辨别的人会占便宜。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方式告诫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贪图物质享受,更不要过度消耗自己的健康。诗人认为六十岁后就应该停止建房修屋,七十岁后就不要置办衣物,这些都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即使有了享受,又能有多少时间呢
野鹿贪嗜草,忽中猎师箭。 译文:野鹿贪婪地吃着草地上的青草,突然被猎人射中的箭。 注释:猎师:打猎的人。箭:箭。 老鼠翻饭盆,已落狸奴便。 译文:老鼠把碗翻过来,结果摔在了狸奴身上。 注释:饭盆:盛饭的器具。狸奴:指狐狸等动物。 祸从贪上起,苦自爱中现。 译文:灾祸是从贪婪开始的,苦难是自己珍惜的东西引起的。 注释:贪:贪婪。上:上面。苦:困苦。自:自己。 贪爱若不生,灾害自然远。 译文
注释:不必为家庭贫穷而担忧,因为家富鬼神也会嫉妒。 不必为官职不显达而担忧,因为官高朝市也会妒忌。 多贪求灾祸的根源,明白知足安乐的地方。 你看那些权势之家,昼夜如骑虎一般。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思想观念。诗中“莫忧”一词反复出现,强调了不要忧虑的意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诗人通过对权势家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权力和地位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