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怀深
【注释】 营巢:筑窝。王者殿:贵族的宫殿。何暇分贵贱:哪还有闲工夫分辨贵贱。达此理:明白这个道理。没齿:一辈子,终身。 【赏析】 这是一首写燕子在贫富之家筑巢的诗,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燕子在不同人家筑巢的特点和生活状态,表现了燕子对富贵人家的不屑一顾。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读起来顺口易记,富有民歌风味。 这首诗的大意是:静静观看那些筑巢的燕子,每天忙碌地衔泥。它们有的停在贫家的梁上
【注释】 拟寒山寺 其八十四:模仿寒山的《寒山寺》诗。皮底黠,形容表面奸诈狡猾。肚里没头痴:指内心愚蠢。只取眼前乐,不忧身后非:只顾眼前享受,不考虑将来会有灾祸临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劝诫世人要谨慎行事,不要只顾眼前的欢乐而不顾将来可能会有的痛苦。 第一句“世人皮底黠”,用一个“黠”字,形象地写出了世人表面上狡诈奸猾、心机深沉的特点。第二句“肚里没头痴”则从另一个角度来写世人们的行为
【注释】 拟寒山寺 其七十八:拟,写。寒山寺,即寒山寺,在今浙江省宁波市天童寺前,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所建。 世人无慈悲(慈悲:佛教语。指对人世间一切生灵怀有同情和怜悯之心)。恣情为杀害(恣情:任意妄为。为:作。杀害:残害)。恣情:任意妄为。为:作。 吃肉如大虫(肉:指吃动物的肉。大虫:野兽。比喻凶恶残忍的人):如:象。大虫:凶猛的兽类。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唯夸牙齿快(唯:只)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富甚足忧烦,贫甚多饥饿。 - 富甚: 非常富有。 - 足: 满足。 - 忧烦: 担心烦恼。 - 贫甚多饥饿: 贫穷时经常感到饥饿。 2. 要于贫富间,知足随缘过。 - 要: 应。 - 随缘: 顺其自然。 - 知足: 知道满足。 3. 人生不知足,贪财是贪祸。 - 不知足: 不知满足。 - 贪财: 贪婪财富。 - 是: 是。 - 贪祸: 因贪婪导致灾祸。 4.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拟寒山寺》中的一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 嗔火焚和气,令人相貌恶: - 嗔(愤怒): 愤怒的情绪 - 火:燃烧 - 和气:和平、和睦的气氛 - 相貌恶:外貌变得丑陋 - 注释:愤怒的情绪如同烈火一样,使得原本和平的气氛变得紧张,导致人们面容变得丑恶。 2. 修罗才现前,菩萨都走却: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贫贱与富贵之间差距的古诗,通过对比寒山寺和朱楼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世事多不平,平者唯有死。(世事纷扰复杂,只有死亡才能平息纷争) - “世事多不平”:世间的事情总是充满了矛盾和纷争。 - “平者唯有死”:只有死亡能够带来和平。 2. 死若更不平,贫汉何时已。(如果死后世界还不公平,那么贫穷的人何时才能得到解脱?) -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诗,其内容如下: 若以诤止诤,其诤转不已。 唯忍能止诤,是法中尊贵。 不见老瞿昙,妙相三十二。 魔军刀剑来,只以无心对。 注释: 1. 诤止诤 - 诤是指争执、争论,止诤则是指制止争论。 2. 其诤转不已 - 即使停止了争论,争论还会再次出现。 3. 唯忍能止诤 - 只有忍耐才能制止争论。 4. 是法中尊贵 - 这是一种尊贵的境界。 5. 不见老瞿昙 -
【解析】 此诗是诗人自述,表现了他对封建礼教束缚下的人性的觉醒。首二句点题,言其为鱼而作,以“君看砧上鱼”起兴。三、四两句写鱼在砧上时,因痛苦不能发声,只能忍受着斩斫之苦。五、六两句写鱼虽身遭斩斫,但其心仍怀恋人世男女之情,不愿与子女离散。七、八句说人有妻儿,鱼岂能无子母?如果鱼怀恋为人之心,又怎能下箸(吃饭)呢?最后两句以反诘的方式,说明自己虽身为鱼,但并非无情之物
【赏析】 这首诗是拟寒山寺的七十五首诗之一。作者通过对贪官污吏、小人妒君子、蜣螂与鸾凤等不同事物的比喻,来讽刺和批判那些贪赃枉法、不择手段、自甘堕落的贪官污吏。全诗用典贴切,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性,值得深思和品味。 【注释】 - 众生方寸间:众生,指所有人类;方寸,心的意思;间,中间。这里是指人的心里面。 - 贪量如海阔:贪欲像大海一样广阔。 - 身:身体,这里代指一个人的身体。 - 金玉已满堂
【注释】 拟寒山寺 其七十六:拟,模仿、仿效。寒山寺: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枫桥附近,因唐代僧人寒山和诗僧拾得而闻名。 人身如假借,其势岂能久:人的身体是暂时的,就像借来的一样,不可能长久保持。 镜中儿时面,转眄成老丑:镜子中的小孩面孔,转身一看就变得衰老丑陋了。 安得闲日月,与人斗棋酒:怎么能有时间与别人下棋喝酒呢? 不能求放心,处处随物走:无法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一切都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