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怀深
【注释】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阊门外的古迹,相传是唐代僧人寒山和拾得隐居的地方。 省缘:减少烦恼。 无事人:没有事的人,指心无牵挂的人。 搂揽:牵涉。 被物使:为外物所驱使。 区区:微小、微不足道。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追求和执着的看法。诗人认为,出家之人应当少有杂念,这样才能更容易入道。然而,对于一些没有事的人来说,他们却常常被闲烦恼所困扰,甚至为外物所驱使。这种人虽然看似有所成就
【注释】 伤嗟富贵家:伤嗟,感叹;富贵,指有钱有势的人家。 杀害无虚日:“杀”是剥削的意思,“无虚日”是说天天都在剥削。 食羊割奶膀:羊羔刚生下来,要由母羊哺乳。 烙鳖呼卒律:烙,把鳖烙熟。卒律,古代一种刑法,即用刀刺死。 物有千般痛,汝无一念恤:世间万物都有千般痛苦,你们却一点也没有怜惜之心。 福力忽然终:福力,指福运和福气,突然就结束了。 黄连犹是蜜:黄连虽然苦,但是能治病,比蜂蜜更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拟寒山寺 其八十九》。诗中写道:“贵人何所忧,所忧唯是老。既老何所忧,忧见无常到。逢人问方术,闭门弄丹灶。此心若不歇,至死亦颠倒。”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释义 - 贵人何所忧:这里指地位尊贵的人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 所忧唯是老:他们的担忧仅仅是因为年岁增长。 - 既老何所忧:既然年老,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 忧见无常到:这里的“无”字可能是错别字
【注释】 寒山寺:在苏州西郊,相传是唐代诗人张继(一说为寒山和拾得)的故居。 蚕忙:春末夏初,蚕将吐丝结茧时,忙于产卵繁殖,以利养子。 蜂忙:秋末冬初,蜜蜂忙于贮存蜜源。 “世上”句:指人世间有太多忧愁烦恼。 忧家翁:《诗经·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这里用它比喻那些终日忧虑家庭、国家的人。 “三四”句:三两小孩儿在野外捉迷藏嬉戏。 梨栗:梨和栗
屋可遮蔽风雨,何必斗奢华。 尧舜是圣明之君,光宅天下被。 茅草的屋顶不曾修剪,泥土铺设的台阶也不砌。 不知你是谁,鳞次栉比住在大院。 注释: 1. 屋可遮蔽风雨:屋子可以抵挡风雨。 2. 何苦斗华丽:为什么非要追求华丽装饰呢? 3. 尧舜乃圣君,光宅天下被:尧和舜都是圣明之君,他们的光辉照亮了整个天下。 4. 茅茨未尝剪,土阶亦不砌:茅草的屋顶不曾修剪,泥土铺设的台阶也不砌。 5. 不知尔何人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求名趋于朝,求利入于市”意思是追求名誉就向朝廷趋进,追逐利益就进入市井。“古今朝市间,相争如鼎沸”意思是自古以来的官场里,相互争斗像沸腾的鼎水。“不如归山林,揩磨自心地”意思是不如回归山林,磨砺自己的心性。“心地若分明,名利如唾涕”意思是如果心里非常明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寒山的作品,其内容如下: 1. 贪嗔汝镬汤,愚痴汝地狱。 译文:贪欲和愤怒就像锅里的沸水,愚蠢和痴狂就是那地狱之火。 注释:贪嗔是指贪婪和愤怒,这里比喻为锅子里沸腾的沸水。愚痴是指愚昧和糊涂,这里比喻为那燃烧的地狱之火。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形象地描绘出贪嗔愚痴给人带来的苦难,以及它们在人心中的烙印。 2. 剑树及刀山,汝心皆具足。 译文:像剑一样的树木和刀一般的山峰
【注释】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因张继的《枫桥夜泊》诗而闻名。 其九十:指寒山寺内的钟声,“寒”取自张继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而“九十”则与钟声有关。 可畏是轮回,念念无停住。 (1) 可畏是轮回,念念无停住。 可畏:让人畏惧,这里指轮回转世。 轮回:佛教语,指生命或灵魂在六道中轮回不息,没有止境。 念念无停住:每时每刻都在轮回之中,没有停止的时刻。 (2) 才见出头来,又见翻然去。
诗句释义: 1. 心王不自明,便被六贼扰。 - 心王: 指的是心的主宰或中心,这里指内心的本源或真实自我。 - 不自明: 表示内心没有明确的认识或了解。 - 六贼: 是佛教用语,指心中的六种烦恼,即贪、瞋、痴等六种烦恼,也指诱惑人的外物。 - 便被六贼扰: 表示这些烦恼不断地干扰和影响人的内心,使得原本的心王不能得到安宁。 2. 见色已昏迷,闻香即颠倒。 - 见色已昏迷: 见到美丽的事物时
【注释】 拟寒山寺 其八十六: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以“寒山”比喻自己,表明了自己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人身苟无业,生死何足疑。 生也不须恋,一亦不须悲。 一身真逆旅,万事皆儿嬉。 请来绿岩畔,与君歌紫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名利看得很轻的思想感情。 首联两句,写诗人对人生的态度。“人身苟无业”,意思是说人活在世上,如果一生没有建树,没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