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怀深
注释: 拟寒山寺 其一百五:模拟寒山寺的这首诗的序言。 世人多放逸,极力事侈靡。:世上的人们都喜欢放纵自己,追求奢侈豪华的生活。 乐极悲哀来,福尽贫穷至。:快乐到了极点就会带来悲哀,幸福用完了就会陷入贫困之中。 天福尚有尽,世福岂一已。:上天赐予的幸福还会有结束的时候,而人间的幸福又怎么能只靠一个人来享受呢? 人多议论乖,享得是我底。:众人的意见往往是错误的,真正能享受幸福的人应该是我自己。
译文: 我常常想起那些曾经对我有恩的人,想到他们的恩情我就感到应该报恩。这样的做法符合天道。 我常常思考那些曾经与我有过恩怨的人,想到他们的冤仇我就感到应该解冤释结。这样的做法可以避免烦恼。 人的生命就像一片云彩,飘浮不定。人的一生也像飞鸟一样短暂。如果以怨报怨,那么冤仇就会像天长地久一样无法了结。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他主张人们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他人
注释: 拟寒山寺 其一百四:这是一首模仿寒山寺的诗。寒山寺,位于苏州市西郊,始建于唐代。这首诗是诗人在寺庙中所作。 1. 人生被爱使:人生被爱情驱使,像奴仆一样奔波忙碌。 2. 奔走如奴仆:像奴仆一样奔走忙碌。 3. 爱官被官牵:追求官职,被官宦所牵绊。 4. 爱财被财畜:追逐财富,被财富所束缚。 5. 昼夜不曾闲:日夜不停地奔波忙碌,没有休息的时候。 6. 身心一暂足:身心暂时得到了满足。
【注释】 拟寒山寺 其九十四:这首诗是作者仿照《寒山诗》的形式而作。 厚葬非孝心,死者必遭辱:厚葬不是孝顺的表现,死后必定遭到侮辱。这是说厚葬会伤害人的灵魂,使人不得安宁。 君看离乱时,何墓不伐斸:您看在战乱的时代里,哪有不被盗砍的坟墓?这是说战乱时期盗贼横行,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坟墓不被盗砍,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将坟墓挖深埋藏。 黄金众贼分,白日孤鬼哭:盗贼们贪婪地瓜分着黄金
【解析】 “浮生七十岁,二万五千日”:人生在世七十年,共二万五千天。 “睡眠与疾病,光阴强半失”:睡觉、生病和死亡,把人生的大好时光白白地失去了一半。 “火急便回头,寸阴诚可惜”:如果能够及时醒悟,珍惜时间,那该多么好;可是,人们往往不觉醒,不及时回头,让宝贵的时光白白流失,真是可惜啊! “嗟吁世人人,班白犹放逸”:唉!世间的人啊,头发已经斑白了还贪图安逸享乐,不知珍惜时间,真是太不应该了!
【注释】四大:《楞严经》以地、水、火、风为四大类。假合:指人的色身(身体)和精神,以及财货等都是虚幻的。 【赏析】 《拟寒山寺》,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写世间人对世俗名利的贪求,是一首讽刺诗。全诗采用设问、反诘的方式,以“可怜”、“说与”等词作转折衔接,表达作者对世俗名利的厌恶之情。 译文: 四大是虚假的结合,何况是四大之外的色身和财货呢? 那虚假的色身和财货是世人的肉体和精神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世上贪饕汉,因财日夜煎” - 这句话描述了社会上那些贪婪的人,他们因为财富而焦虑不安。 2. “天公借与汝,看守七十年” - 这里提到天公(即命运之神)赐予了这些贪财之人一定的财富,并要求他们使用这笔钱的时间为70年。 3. “譬如良田谷,春种秋方圆” - 用良田和谷物作为比喻,指出财富就像春天耕种的田地,需要经过耕耘和等待才能收获。 4. “不见张车子,生来便有钱”
译文 镜子如同一面明净的明镜,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人的面貌。好的相貌会让自己暗自欣赏,而丑陋的相貌则会让自己暗自惭愧。然而,镜子本身是无情的,它不会因为人的美丽与否而改变自己的光明。如果人的心像镜子一样明亮,那么成佛就在弹指之间。 注释 - 拟寒山寺:此诗可能是作者模仿唐代诗人寒山寺的风格所作。寒山寺位于苏州市,是中国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乡。这首诗以寒山寺为背景,表达了对人心与佛心的对比。 -
我者被人骂, 佯聋不分说。 譬如火烧空, 不救自然灭。 嗔火亦如是, 有物遭他爇。 我心等虚空, 听你翻唇舌。
【注释】 拟寒山寺 其八十七:这首诗是模仿寒山寺的诗,题目中的八十七指的是《八大人觉经》中的“八大人觉”。 因果如影响:指因果关系就像影儿跟随身体一样。 毫发无差错:指没有一点差错。毫发,指极小的一点儿。 啖炙僧肠穿:形容贪吃成性,把僧人的肠子都吃掉了。啖,吞食,引申为贪欲。 指熊樵臂落:形容贪婪的人像猎人用箭射中熊的胳膊一样,贪婪到极点了。指熊,用箭射中熊的胳膊。樵,砍柴的人。臂,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