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贪以为宝,日用无欠少。
一裘聊御寒,百味无过饱。
堪嗟尘世人,经营长扰扰。
衣底摩尼珠,光明都昧了。
诗句
- 不贪以为宝,日用无欠少:这里强调了不贪心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应追求过度的物质享受。
- 一裘聊御寒,百味无过饱:通过描述一个人穿着一件皮袍来抵御寒冷,以及品尝各种美食而不觉得过分满足,表达了适度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富足感。
- 堪嗟尘世人,经营长扰扰:感慨世上的人们常常为了名利、地位等世俗事物而劳神费力,生活充满了纷扰与不安。
- 衣底摩尼珠,光明都昧了:形容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内心的清净和智慧的光芒。
译文
不贪为宝,日常无需过多浪费。
仅以单薄之衣御寒冬,其他美味不贪求饱足。
可悲之人,忙于追逐名利,内心烦扰不已。
衣物之下,摩尼珠光彩已逝,智慧之光不再。
注释
- 不贪为宝:佛教中“五戒”之一,指不贪取他人财物、不淫欲、不偷盗、不邪命及不妄语。此处引申为生活中应持守的简朴原则。
- 一日用无欠少:意指生活中不必过度追求奢华,够用即可。
- 一裘聊御寒:用一件皮毛制成的衣服来御寒,表示生活所需简单,不需奢侈。
- 百味无过饱:比喻生活中的各种乐趣,只要不过分就好。
- 堪嗟尘世:感叹世间的纷纷扰扰。
- 长扰扰:持续不断地忙碌和奔波。
- 衣底摩尼珠:摩尼是一种佛教经咒,象征光明与智慧,这里比喻内心深处的明净与智慧光芒。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简单、知足的态度和对世俗欲望的反思,展现了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诗人通过对比“不贪以为宝”与“衣底摩尼珠”的缺失,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更应注重心灵的富足和内在光明的保持。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哲学,也触及了社会现象,引导人们反思现代人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了内心修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