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怀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全诗,把握其大意,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何曾食万钱,颜子饮一瓢”意为:我不曾拥有过万贯家财,颜回却只饮一勺泉水。这两句以颜回和陶渊明作对比,表达了自己不慕功名富贵,安贫乐道的清高志趣。 “贤者心念道,愚人志在庖”意为:贤人心中想着的是道理,愚人的志向却在于烹饪。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与世俗不同的心态,表达了作者追求道德修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和语言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明确考查的要点,即诗歌的意境、手法、感情等,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拾得诗清苦”,诗人以“拾得”为引子,表达了对寒山寺僧人的崇敬之情。“诗清苦”,指拾得和尚的诗作清贫而富有哲理,体现了他超尘出世的心境。“风骚道自存”,意谓在佛家看来,只有心如莲花般清净,才能保持高洁的人格,不被世俗污染。这是全诗的核心思想
吾诗少风骚,急欲治人病。 这首诗的作者自认为是诗人,他自称“吾诗少风骚”。意思是他的诗歌虽然缺乏华丽的辞藻(风骚),但却有着深刻的思想和感情。他希望他的诗歌能够治愈人们心中的疾病,帮助他们摆脱困扰。 譬如万灵丸,服者无不应。 这里的“万灵丸”指的是一种可以治疗各种疾病的神奇药物。作者认为,只要人们服用了他的诗歌,他们的心灵就会得到净化和提升,所有的烦恼都会消失。 良药多苦口,忠言须逆听。
诸禅人散灰 其四 衲僧才遇丙丁村,便作霜花骨一盆。 火后始知梁不坏,翻身跳出是非门。 【注释解释】 - 衲僧:指和尚,僧侣。此处指一位修行者。 - 丙丁村:不详指何处,但常在文学中象征某种特定环境或背景。 - 霜花:形容雪的白色,这里比喻某种纯净或纯洁的状态。 - 梁不坏:指坚固不摧,比喻某人或某事具有坚韧不屈的品质。 - 是非门:通常指争执和纠纷之地,这里暗示困境或挑战。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每句的翻译和注解已经给出。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1句:“佛以真实口,说法无虚谬。”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佛陀用他真实的话来教导众生,他的教诲是不会有虚假和错误的。 第2句:“人天常诵持,龙神知护祐。” 这句话表示的是,人类和天上的生物都经常遵循佛陀的教诲,因此得到了龙和神的保护和保佑。 第3句:“施食放生命,决定报长寿。”
诗句原文: 红日三竿高枕处,黄粮一钵饱斋时。 分明千圣排肩立,不肯承当过在谁。 注释: - 红日三竿:描述太阳高高升起的景象,象征新的一天的开始。 - 高枕处:形容一个人悠闲自得,没有烦恼地休息。 - 黄粮一钵:形容生活简朴,只吃简单的饭菜。 - 千圣:指众多的圣人或贤人。 - 排肩立:形容许多人并肩站立。 - 不肯承当过在谁:表示不愿意承担责任或问题。 赏析:
【注释】寒山子:指寒山寺僧人寒山,因住此而得名。身贫心自如:指虽然贫穷,但心志高洁。吟诗无韵度:指写诗时不受音律的限制。烧火有工夫:指做事情细致入微。弊垢衣慵洗:意谓衣服上的污垢不洗也无所谓。鬅鬙发懒梳:意谓头发乱了也无所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寒山寺僧人寒山的赞美。前四句写他的清高、洒脱。“我爱寒山子”,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身贫心自如”,表现了他不慕富贵,心性高尚;“吟诗无韵度”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七 祖师心印没多般,悟得无劳指一弹。 剔起眉毛如不荐,春风依旧着人寒。 注释:祖师的真谛是深奥难测的,一旦领悟就无需再寻求指点。眉毛挑起就像不曾献供一样,但春风依旧让人感到寒冷。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禅宗悟道后的心得体会。诗中通过描绘祖师心印的深邃与微妙,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祖师心印"是指禅宗祖师传授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注释】 “升堂”:指升堂入室,比喻进入仕途。“颂古”:即咏史。“五十二首”:《旧唐书·经籍志》记载《洞天福地记》三十卷,《洞天福地灵异记》二十卷,《洞天福地仙类传》十卷,《洞天福地神录》十卷,《洞天福地灵应传》十卷,《洞天福地真君传》十卷,《洞天福地记》三十卷,《洞天福地灵异记》二十卷,《洞天福地仙类传》,共五十种。“其五十一”:指《洞天福地记》第三十一卷《龟鹤算》。“云外峰峦一样高”
注释:诸禅人,指僧人。言公,指诗人。心地最精专,指其修行的心地最为专注。曾学焦山一味禅,焦山是佛家净土宗的发源地。落盆盛白骨,形容僧徒们烧炭炼丹时,将烧成的白灰倒在盆中,像盛白骨一样。翻身重上谢郎船,谢郎指东晋名士谢安,他曾乘舟游于浙江,遇大风浪,危难之际,有人劝他乘船逃生,他却说:“我本乘船来,怎能舍船而返。”后因以“谢郎船”为避风险求生之船的代称。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