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远
东风怒撼树梢鸣,冻住顽云黯不明。 兀坐炉边闲侧耳,春虫撩乱扑窗声。 注释:东风猛烈地撼动了树枝上发出声音,冻住的浓密的乌云暗淡而模糊不清。我坐在炉火旁静静地侧耳倾听,被打扰的春天的虫子在窗户上乱飞乱撞的声音。 赏析:此诗描绘了春夜中的景象和氛围。诗人以东风为引,生动地描绘了风的力量和威力,使得树枝上的雪被吹落,发出了声响。同时,他也将寒冷的气氛带入了诗句之中,使得整首诗都弥漫着一股寒冷的气息。
注释: 向晓披衣更拥衾,略无一事恼胸襟。 起来点检窗前雪,地上无多屋上深。 译文: 早晨起床,我穿上衣服,又重新盖好被子,心中没有丝毫烦恼,因为我胸怀宽广,没有什么事情会让我心烦。起身检查窗户前的积雪,地面虽然积了一层,但屋顶上却堆积得更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冬天雪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心情,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首句“向晓披衣更拥衾”
春夜的雪景,又用此韵来写。 仙人般的飞鸟在半空中洒下羽毛,疑是归来的老令威(传说中的老妇人)。 妆点江乡堪入画,渔翁披得满蓑衣。 江乡如画一般美丽,渔翁披满蓑衣,正在江边捕鱼
【注释】 衾:被子。 搔首:用手抓头。 披襟:解开衣襟。 漫空雪:满天飞舞的雪花。 方知搅下漫空雪,已积阶前尺许深:这两句是说,才知满天的雪花纷纷降落下来,已经堆积到台阶前有尺把深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雪的诗。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描绘出一幅大雪纷飞、银装素裹的图景。 “雪”字是全诗的核心。诗中没有直接写风势之猛,但以“无奈”“更”等词暗示其威;也没有直接写雪花之多,而是通过“漫空”
【注释】 换:改变,更替。须:必须。孚:信服。苍松:指雪。白尽:全白了。顿:立刻,马上。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的七言律诗,诗人以“雪”为题,描绘了雪的美丽景象和给人带来的感受。 第一句:“天教尘世换规模”,意思是说上天安排着让尘世间的一切发生变化,包括雪的规模。这里的“变化”指的是天气的变化,也就是雪的到来。 第二句:“万象忧愁心未孚”,意思是说雪的到来让所有的东西都感到了忧愁
第一句注释:茅屋的屋檐上堆积着未被清除的积雪,仔细观看,积雪有半尺左右厚。 第二句注释:腊月之后、春天来临之际,知道雪将有几场,丰收之年可由史官书入史册。 第三句注释:春夜雪再用韵。 第四句注释:丰年可卜(预知)史官书(记录)
解析:这首诗以“旅寓岑寂中园丁送花四品因赋五绝”为题目,描绘了西蜀名花的芳华。诗中园丁颇识人岑寂,特地携来四品花,向人含笑态妖娆。诗人杨公远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将花朵的美丽与园丁的辛勤劳动相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 译文:百叶夭桃簇绛绡,向人含笑态妖娆。开元天子曾抬举,簪向妃冠恨便消。 注释:百叶:百页,形容花瓣繁多。夭桃:娇艳的桃花。簇绛绡:丛生红色绸缎般美丽的花瓣。向人
注释:雪堆积在台阶上,就像琼玉堆砌。这些是骚人富贵之余的装饰品。不要认为这些东西没有用处,它们可以在寒冷的窗下映出夜晚读书的景象。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白雪为题。首句“堆琼积玉遍阶除”,描绘了雪花纷飞的景象。第二句“个是骚人富贵馀”,则是说雪虽然美丽,但是诗人认为它并不重要,因为它是骚人的财富。第三句“莫道得渠无用处,寒窗能映夜观书”,则是说虽然雪是骚人的财富,但是它也有用处
注释:腊月里下了一场雪,预示了丰收的年景,农家们代代相传这句话。但近来世事变迁,人事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百姓们全都依赖老天爷的怜悯。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雪诗,通过描绘雪的美丽景象和对农事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困苦的同情和对老天的感激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解析】 题干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即可。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然后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词语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答案】 ①园丁:指种植花草的人。②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