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远
注释: 1. 雪:这首诗以“雪”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 2. 王母宴瑶池:王母在宴会上设下了瑶池的盛宴,这是对神仙生活的描绘。 3. 宴罢群仙趁醉归:宴会结束后,众神都沉醉于美酒之中,纷纷离去。 4. 驾凤鞭鸾仍驭鹤:仙人们驾着凤凰和鸾鸟,驾驭着白鹤,自由翱翔。 5. 满空风卷羽毛飞:风吹动着羽毛在空中飞舞,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花飘落的情景
注释: 造化:大自然。 须臾:片刻,一会儿。 园林:花园。 三间矮屋:指作者的家或居所。 清溪:清澈的小溪。 处士:隐士,退隐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前两句是说大自然的造化能瞬间改变万物,使得梅花在四季之中绽放。第三句是说作者的家中到处都是梅花,没有其他植物。最后两句是说这间矮小的房子就像林逋的家一样,仿佛是林逋隐居的地方。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译文: 池塘边的春草生机勃勃,我的卧室里弥漫着芬芳香气,梦醒时心情更加舒畅,得到灵感吟咏诗句快慰心情。 可惜人已化为辽地天边飞翔的鹤,我独自在池边每年春天都见到新生的草。 注释: 1. 池塘生春草:形容池塘边春草茂盛的景象。 2. 燕寝凝香梦更清:燕寝指的是卧室,凝香指香气凝聚,梦更清指梦境更加清晰。 3. 可怜人化辽天鹤:可怜指可惜
西蜀名花别样芳,玉环睡起试新妆。 化工还有无情处,只与胭脂不与香。 注释: 1. 西蜀名花:指的是四川的著名花卉。 2. 别样芳:特别美丽芬芳。 3. 玉环:指的是杨贵妃,她的名字中包含“环”,因此用玉环代指她。 4. 试新妆:尝试新的妆容。 5. 化工:这里指大自然或者造物主。 6. 无情处:指自然界中的某个环节或部分。 7. 只与胭脂不与香:只有花朵有胭脂色,而没有香气
清明后旬日不闻鹃 过了清明又一旬,不闻杜宇免伤情。 算渠会得羁人意,应向山林僻处鸣。 注释: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公远的代表作之一,以清明后十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杜鹃鸟不再鸣叫的感叹和思考。诗中的“不闻杜宇”指的是杜鹃鸟不再鸣叫,而“羁人”则是指被流放或囚禁的人。通过描绘杜鹃鸟不再鸣叫的景象,诗人传达了对自由和生命的渴望,以及对束缚和囚禁的不满。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寓意丰富
【注释】 1.玉蕊:一种白色的花,因色泽洁白如玉而得名。 2.瓷瓶安顿:把瓷瓶放在桌子上。 3.细平章:细致地安排、布置。 4.七里香:即茉莉花,香气四溢,可远闻。 译文: 白玉兰盛开,到处都散发着芬芳,将瓷瓶放稳,仔细地安排布置。生怕这白玉兰不肯与梅花为邻,它能够趁着春风,飘散出阵阵浓郁的香气。 赏析: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白玉兰在园中开放的景象。"触处芳"形容花香四溢
注释: 万籁更深寂静无声,仿佛听到了雪落下的声音。窗子间恍恍惚惚的似乎看到月亮微微亮着。心里明白这是下雪的声音,但又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雪。忽然听到前村传来砍竹子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深夜中听到窗外雪声,然后猜测是不是下雪的情景来表达作者对雪的喜爱和惊喜。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深夜听到外面万籁俱寂,只有月光透进窗内,他感到有些奇怪,难道是在下雪吗?后两句写经过一番猜疑之后
【注释】 岑寂:寂寞。四品花:四种名贵的花卉,这里指牡丹、芍药、莲花、桂花。 【赏析】 《旅寓岑寂中园丁送花四品因赋五绝》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作品。此诗描写了诗人被贬后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构思巧妙,意境幽远,感情真挚,语言简练。 第一句写倚遍阑干,日欲斜,说明时间已晚;第二句写春光撩动着诗人客居异乡的思家之情。第三句写园丁很了解诗人的处境,特意为诗人送来四品花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答题模式为:关键词→解释→诗句内容→作用(意义)。 【答案】 译文:大佛的丈六金身本来是自然的,现在还没有长到齐肩那么高。如果当时大佛就亭亭地站在那里,恐怕连一尺五寸都不够啊! 注释:①大佛头次程斗山:指大佛像首次出现在人们眼前。②丈六:指大佛的身高
【注释】:紫极宫:道教指天的最高处,也指皇帝。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元和四年(809年)冬,重游长安时所写。当时诗人已离开长安十年了,这次重到长安,不禁勾起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诗的前两句回忆自己当年离开长安时的心境。“一去重来”点明时间之久远。“十年”,表明作者离开长安已经十年,“头颅堪笑”,说明作者回到长安后,仍然感到难堪可笑,这里“堪笑”二字,既表示出作者的自嘲,也表现出一种无奈和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