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延年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夏虫难语冰,井蛙难语海。” - 关键词: "夏虫",比喻时间短暂的事物;"语",谈论、理解。 - 注释: 夏天的虫子难以理解冰的状态,井底的青蛙也无法理解大海的广阔。 - 赏析: 这个比喻用来说明不同环境或经历的人很难理解他们所不理解的事物,强调了个体认知的局限性。 第2句:“是固习之偏。” - 关键词: "习",习惯;"是",指代第一句中的比喻现象。 -
【注释】 1. 健妇:指强壮的妇女。 2. 乳儿:喂奶的婴儿。 3. 虎听儿啼:虎听到婴儿的哭叫。 4. 夺门入:冲进门内。 5. 风回门自关:风吹动门,自己关上了门。 6. 姑向后:姑妈往后退。 7. 急取炉中未烬薪:急忙从火炉里取出还没烧完的柴火。 8. 驱虎走:用火焰赶走老虎。 9. 抽薪:把柴火抽掉,比喻除去敌人的援助。 10. 欲咥(dié):要吃。 11. 转身一挥:转身挥动。 12
【注释】 卮言其一:诗的首句。卮,古代盛酒器;言,语词;其一,第一首。 残月如垂钩:残月像挂在天边的弯钩。 潜鳞罢游戏:鱼儿潜藏在水里不再游动。 新月如张弓:初升的新月好像一弯弓形。 征鸿侧身避:大雁飞过时,身子向一侧倾斜,避开高射的弓箭。 蟾兔本无心:月亮和兔子本来没有什么心机。 鱼雁胡多事:鱼雁也常常有许多事情。 信从海上来,书自云中寄:书信从海上传来,从云中传递。 拆书复见信,就中有深意
【注】许村:在今安徽省宿县西南。双松寺:在许村西。后禅壁:寺院的墙壁上。 二十年来此地违, 旧时楼阁尚崔巍。 乔松千尺白云挂, 法鼓一声黄叶飞。 拾穗乱闻村妇语, 敲门仍识老僧归。 西风刮面惊霜肃, 惆怅穷檐未授衣。 赏析: 首联写重阳节前五年的游踪。“违”是久违之意。“崔嵬”,指高耸、雄伟。 颔联写重阳时节景物。“千尺”“白云”,形容松树极高,云气缭绕。 颈联写重阳时的寺庙景象。法鼓一响
注释: 登大行绝顶:登上大行山的山顶。 突兀压神州: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直压神州大地。 苍茫据上游:苍茫一片,地势险峻,如同踞守上游。 群山皆北向:群山朝北排列,形成一道壮丽的景观。 沁水自南流:清澈见底的沁水流经这里,带来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气候。 地远三川见:大地辽阔,仿佛置身于三川之间。 天晴万木秋:天气晴朗,万物成熟,呈现出秋天的景象。 故乡在何处:故乡在哪里? 回首白云浮:回首望去
夏虫难语冰,井蛙难语海。 是固习之偏,无乃性不改。 天地一何宽,嗜好非一端。 唐虞相授受,巢许乐考槃。 武周仁人粟,夷齐乃不餐。 居身贵特立,处世贵达观。 所以古圣贤,不强人所难
林深月黑风撼山,健妇乳儿茅屋间。虎听儿啼夺门入,虎入风回门自关。 健妇见虎胆如斗,手掷小儿姑向后。急取炉中未烬薪,带火狂呼驱虎走。 人既抽薪虎欲咥,转身一挥鹰隼疾。毛焦肉灼气已衰,争奈门关不得出。 大吼一声天地秋,人来虎往不能休。举薪乱击虎狂跃,满室红飞火绣球,夫从外至疑有寇,见虎犹疑他野兽。 虎趁门开逸且奔,妇几一蹶不可救。吁嗟乎!健妇虽健妇人耳,胡为彊梁遂至此。 此时健妇知有子,知有子
残月如垂钩,潜鳞罢游戏。 新月如张弓,征鸿侧身避。 蟾兔本无心,鱼雁胡多事。 信从海上来,书自云中寄。 拆书复见信,就中有深意。 上言疑其形,下言畏其势
二十年来此地违,旧时楼阁尚崔巍。 乔松千尺白云挂,法鼓一声黄叶飞。 拾穗乱闻村妇语,敲门仍识老僧归。 西风刮面惊霜肃,惆怅穷檐未授衣
突兀压神州,苍茫据上游。 群山皆北向,沁水自南流。 地远三川见,天晴万木秋。 故乡在何处,回首白云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