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虫难语冰,井蛙难语海。
是固习之偏,无乃性不改。
天地一何宽,嗜好非一端。
唐虞相授受,巢许乐考槃。
武周仁人粟,夷齐乃不餐。
居身贵特立,处世贵达观。
所以古圣贤,不强人所难。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夏虫难语冰,井蛙难语海。”

  • 关键词: “夏虫”,比喻时间短暂的事物;”语”,谈论、理解。
  • 注释: 夏天的虫子难以理解冰的状态,井底的青蛙也无法理解大海的广阔。
  • 赏析: 这个比喻用来说明不同环境或经历的人很难理解他们所不理解的事物,强调了个体认知的局限性。

第2句:“是固习之偏。”

  • 关键词: “习”,习惯;”是”,指代第一句中的比喻现象。
  • 注释: 这是由于习惯性思维所导致的偏见。
  • 赏析: 指出了人们往往因为习惯而无法正确理解新事物或不同的意见。

第3句:“无乃性不改。”

  • 关键词: “性”,本质、天性;”改”,改变。
  • 注释: 如果本性没有发生变化,就不会有所改变。
  • 赏析: 这是对前两句观点的进一步阐述,强调了改变需要基于本质的改变,而不是表面的习惯和认知。

第4句:“天地一何宽,嗜好非一端。”

  • 关键词: “一何”,多么;”宽”,宽广;”嗜好”,兴趣或偏好。
  • 注释: 天地多么宽广,人的嗜好不是只有一种。
  • 赏析: 这个句子表达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观,即宇宙之大和人类兴趣多样性的存在。

第5句:“唐虞相授受,巢许乐考槃。”

  • 关键词: “唐虞”,传说中的贤明朝代;”授受”,传授;”考槃”,指隐居生活。
  • 注释: 唐虞时期相互传授知识,巢父许由乐于过隐逸的生活。
  • 赏析: 这个典故说明了古代圣贤对于学习的态度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第6句:“武周仁人粟,夷齐乃不餐。”

  • 关键词: “武周”,唐朝时期的一个时期;”仁人粟”,比喻有德行的人受到尊重和赞赏;”夷齐”,古代两位著名贤者;”不餐”,指放弃饮食以保持清高。
  • 注释: 在武则天执政期间(武周),仁人得到尊重和赞赏,像夷齐这样坚持节操的人甚至拒绝吃饭来保持自己的高洁。
  • 赏析: 此句通过历史背景突出了时代变迁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第7句:“居身贵特立,处世贵达观。”

  • 关键词: “居身”,生活状态;”特立”,独立坚强;”达观”,豁达看待事物。
  • 注释: 生活中应该追求独立坚强,处世态度上要豁达开朗。
  •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独立自强和宽容大度的重要性,是对于个人生活及社会交往的指导原则。

第8句:“所以古圣贤,不强人所难。”

  • 关键词: “所以”,因此;”古圣贤”,指的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强”,强迫;”人所难”,人们难以做到的事情。
  • 注释: 因此,古时候的圣贤不会强迫人们去做他们做不到的事。
  • 赏析: 这句话提倡尊重个人意愿和能力,避免强加意志于人,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和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