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过潮痕寸寸生,邮亭长短数归程。
湿帆暮雨桃花口,一棹樵风送客行。

解析

1. 诗句解读

  • 午过潮痕寸寸生:描述了在中午时分,随着潮水涨落的痕迹变得清晰可见。
  • 邮亭长短数归程:提到了邮亭(古代供人寄递公文的场所)的长度,以及通过这些长度来计量归途的距离。
  • 湿帆暮雨桃花口:描述了船只在傍晚时分被湿润的帆所遮,而“桃花口”则可能是某个地名。
  • 一棹樵风送客行:表达了船夫用棹划船,伴随着樵夫的歌声,送别客人的情景。

2. 译文

午时过后,潮水的痕迹逐渐清晰,邮亭之间的距离仿佛被拉长了。湿漉漉的帆篷和暮色中的细雨使得船只在“桃花口”(一个可能的地名)停留,船夫正挥动着桨划船,同时传来樵夫悠扬的歌声,似乎在送别即将远行的客人。

3. 注释

  • “桃花口”可能是诗人经过的地方,或指某个具体位置。
  • “午过潮痕寸寸生”中,“午过”指的是中午时分,“潮痕”指的是涨潮留下的痕迹,“寸寸生”表示痕迹越来越清晰。
  • “邮亭长短数归程”中提到的“邮亭”是古代的邮传设施,用于传递文书,“长短”可能指的是距离的远近。
  • “湿帆暮雨桃花口”中,“湿帆”说明帆篷上还留有雨水,“暮雨”指傍晚的雨,“桃花口”可能是诗人经过的一个地名或地点。
  • “一棹樵风送客行”中,“棹”是一种船桨,“樵风”可能是指风吹过树林的声音,“送客行”表示送别客人的行动。

4.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宁静与离别之情。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如“湿帆暮雨”和“一棹樵风”,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与自然、时间、空间的和谐共存。此外,“桃花口”作为诗中的一个特定地点,可能也蕴含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特殊情感或记忆。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抒情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