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行
诗句“分得元都种,依然玉洞春”的赏析如下: 1. 诗人介绍: - 鲁铎,字振之,湖广景陵(今湖北天门)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以描写自然风景见长,其诗词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2. 诗词原文: 桃溪分得元都种,依然玉洞春。 逶迤成曲径,烂漫及芳辰。 锦叠溪边浪,红销雨后尘。 3. 词语解析: - 桃溪:古称桃源,此处特指某条河流的名称。 - 分得元都种
柳 柳树的枝条随着泥土解冻、沙土上涨而融化,雪的痕迹消失,到处是芳菲的春色。 隔水隐约可见青雀舫,迎风斜倚着红栏桥。 楼头的人喝醉了酒开始横吹笛子,灞口春天阴暗时水位不上升。 陶潜归隐柴桑已经很久了,五株柳树门前已经飘摇。 注释: 柳:指杨柳。 泥融沙涨雪痕消,到处芳菲著旧条:泥土融化,沙土上涨,积雪消融,到处是春色。 隔水半藏青雀舫,迎风斜倚赤栏桥:隔着水面可以看到一半隐藏在青鸟船上,迎着春风
楚颂亭 为怜湘浦色,聊借洞庭株。 有地容嘉树,无心利木奴。 绿苞含露润,朱实带霜腴。 岁晚留芳洁,还疑挹左徒。 注释: 1. 怜湘浦色:怜爱湘江边上的景色。 2. 聊借洞庭株:姑且借用了洞庭湖边的一株大树。 3. 有地容嘉树:这里有一块地方,能容纳美丽的树木。 4. 无心利木奴:不追求个人利益(指功利主义或权谋),只想让树木生长。 5. 绿苞含露润:绿苞包着的果实像沾了露水一样滋润。 6.
适适圃柳堤 一借河桥色,春留水阁阴。 笼烟眉锁黛,飏日缕垂金。 叶底三眠梦,枝头百啭音。 五株频对咏,真慰故园心。 注释: - 适适圃柳堤 - 一借河桥色,春留水阁阴:借用河桥的颜色,春天留在水阁的阴凉处。 - 笼烟眉锁黛:笼罩着烟雾,眉毛好像画上黑色一样。 - 飏日缕垂金:阳光明媚,缕缕轻风中,柳枝垂下如金色般闪闪发光。 - 叶底三眠梦:在树叶底下休息时,像是做了一个长长的梦。 -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麦田的景色和变化,从春末到夏初,再到秋末,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化。 译文: 麦苗茂盛,挺拔如初,黄色的麦浪翻滚如同水流。 风吹过,麦浪起伏不定;雨后,新涨的水波荡漾。 晴空下,麦田犹如金色锦缎般闪耀;寒垄中,水波荡漾,仿佛四月的深秋。 却怪那狂风骤起,使麦田翻腾;诗人不禁感叹,这样的自然景观让人忧愁。 注释: - 芃芃秀色挺来牟:描述麦田的茂盛,用“挺”表示挺拔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扶筇蹑翠微,倒屣逗岩扉。 - “扶筇”指扶着手杖,“蹑”意为踩着小径,“翠微”是形容山色青翠,隐约可见。这里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林中的景致。 - “倒屣”是指脱下靴子(古代的一种礼节),“逗”即推开门的意思。 2. 石坞松萝绕,山斋蕨笋肥。 - “石坞”指的是岩石形成的山谷,“松萝”指的是缠绕在岩石上的松树和萝藤。 - 这里的“山斋”指山中简陋的住所或斋舍
竹径 想要在淇园胜景中借地,凌霜挺立万竿。 月来金影碎,风动玉声寒。 障暑阴堪息,停云秀可餐。 相过惟二仲,尽日倚琅玕。 注释: 1. 竹径:指竹林中的小道。 2. 欲借淇园胜,凌霜挺万竿:想在这美丽的淇园胜景中借地,凌霜挺立着万竿竹子。 3. 月来金影碎,风动玉声寒:月亮升起时,竹叶的影子像金色的碎片;风动时,竹叶发出的声音像玉一样清脆寒冷。 4. 障暑阴堪息:遮挡夏天的炎热,可以休息。 5
适适园牡丹亭 洛中移小景,亭北倚新妆。 题处皆名品,开时正艳阳。 露凝酣酒色,风度返魂香。 解道称姚魏,繁华压众芳。 注释:洛阳城中移植了一个小小的风景,亭子向北,靠着新的妆容。这里提到的“题目”指的是牡丹的品种或品种名。开时正艳阳:花朵盛开的时候正是阳光明媚的时候。露凝酣酒色:花朵的露水凝聚在花瓣上,仿佛是美酒的颜色。风度返魂香:这里的“风度”可能是指花的气味
缺题 筑圃双林畔,看花百卉先。 含春俱绰约,缀雪暂清妍。 景弄孤山月,香分庾岭天。 任教催白发,索笑自年年。 译文: 在双林旁的花园里,我欣赏着百花盛开的景象。它们都带着春天的气息,显得优雅动人。 这些花朵仿佛点缀了雪花,暂时展现出清新的容颜。 它们仿佛在玩弄着孤山上的月亮,将香气与庾岭的天地相连。 虽然时光匆匆,但我仍然乐于欣赏这美丽的景色,享受每一刻的快乐。 注释: - 筑圃双林畔(筑)
《菊》 诛茅疏野径,种菊拟山家。 秀擢三秋干,奇分五色葩。 凌霜留晚节,殿岁夺春华。 为道餐英好,东篱兴独赊。 注释: 1. 诛茅:拆除旧屋的茅草。 2. 种菊:在野地中种植菊花。 3. 拟山家:模仿山中人家的样子。 4. 秀擢:高挺。 5. 三秋干:指秋天的菊花。 6. 五色葩:各种颜色的美丽花朵。 7. 凌霜留晚节:即使受到寒霜的侵袭也能保持高洁的节操。 8. 殿岁夺春华:胜过春天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