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祐
【注】吏曹:即吏曹参军。文犀节:指文官所持的玉饰。白马津:古渡口名,在今河南滑县北。 陶明府:即陶潜,字渊明,东晋诗人,曾任彭泽令。此诗是送卫南长官赴任之作。 译文: 吏曹难茂宰,主意念疲人。 更事文犀节,还过白马津。 云间辞北阙,树里出西秦。 为报陶明府,裁书莫厌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卫南长官赴任时的情景。 第一句说:“吏曹难茂宰”,“吏曹”是官名,“茂宰”就是“茂才”
【注释】 圣主临前殿:圣明的君主坐在宫殿的前面。 殷忧遣使臣:深重的忧虑使得皇帝派遣使者。 气迎天诏喜,恩发土膏春:气息迎接着天上的诏书,感到欣喜;恩泽如同春天的土地一样滋润万物。 草色催归棹,莺声为送人:春天的景色催促着船桨,黄莺的鸣叫声在送别行人。 龙沙多道里,流水自相亲:龙沙有许多道路,流水也显得格外亲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袁员外赴洪州使院时所作。诗中表现了对袁员外一路顺风
《元日无衣冠入朝寄皇甫拾遗冉从弟补阙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朝廷中官员生活的无奈和讽刺。以下是逐句释义: 1. 伏奏随廉使:伏奏是古代一种秘密奏章,通常由臣子向皇帝进献。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些大臣们为了讨好皇帝或上司,会秘密地向他们上奏。“随廉使”则是指这些臣子跟随着清廉的官员,也就是皇帝身边的那些正直而廉洁的大臣。 2. 周行外冗员:周行走的是官僚体系之外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注释:四处空旷的篱笆庭院,让我不忍心去观赏。没有人烟的乡村景色显得格外凄凉,频繁的春雨使得鸟儿的叫声也充满了寒意。新上任的太守黄霸,以及辞官归乡的陶潜,都忙于政务,没有时间去关心民生疾苦。今年春天的首要任务是平息战乱,而谁能有闲情逸致去关心那些凋敝、残破的江村呢? 赏析
润州杨别驾宅送蒋九侍御收兵归扬州沴气清金虎,兵威壮铁冠。 扬旌川色暗,吹角水风寒。 人对辎軿醉,花垂睥睨残。 羡归丞相阁,空望旧门栏。 注释:沴气:指战乱之气。金虎:古地名,在今陕西宝鸡一带。蒋九侍御:蒋士铨,字心余,号清江,河南新乡卫辉(今河南新乡)人,万历进士,官至右中允、太仆寺少卿。清江有《临江仙》一词寄杨敬夫,词云:“天与风流标格异,高才不数人寰。清词丽句两争先。江山如画里,人物自天然
【注释】 万室:形容房屋众多。边江次:江边的小城。海安:今江苏南通一带。 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朝霞晴朗时仿佛是下雨了,傍晚时分湿气又让人感到寒冷。 苔色侵衣桁,潮痕上井栏:苔藓的颜色侵蚀着屋梁,潮水的痕迹漫上了井栏。 题诗招茂宰,思尔欲辞官:写下这首诗,是为了招引裴明府,我思念你,想要辞去官职。 【赏析】 此诗首联两句写景,点明“仲夏”时节的地点、环境。颔联两句写日出和日落的景象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君过湟中去,寻源未是赊。 经过春天,你来到了湟中地区,这里的水源还未完全恢复。 经春逢白草,尽日度黄沙。 在春天的时候,你遇到了白色的草,整个白天都在走过沙漠。 双节行为伴,孤烽到似家。 你们两个人的节日,就像是一个孤独的烽火,照亮了归途。 和戎非用武,不学李轻车。 和戎不是用武力,不学李轻车那样的英雄人物。 注释: - 君过湟中去
广陵送林宰 清政过前哲,香名达至尊。 明通汉家籍,重识府公恩。 春景生云物,风潮敛雪痕。 长吟策羸马,青楚入关门。 注释: - 清政过前哲:形容政务清明,超过古代的贤哲。 - 香名达至尊:指名声远播,直达皇宫。 - 明通汉家籍:表明自己出身于汉朝的家族。 - 重识府公恩:再次感激官府的恩典。 - 春景生云物:春天的景色如云和物一般生机勃勃。 - 风潮敛雪痕:形容风和潮水收敛了雪的痕迹。 -
【解析】 本首七绝,是送别之作。前六句写送王正字去山寺读书,后一句点题。第一联“欲究先儒教,还过支遁居”意思是说:我想进一步研究先儒的学说,还要返回支遁隐居的地方学习。第二联“山阶闲听法,竹径独看书”意思是:在山间石阶上静心听法师讲经说法,竹林小路上独自阅读佛经。第三联“向日荷新卷,迎秋柳半疏”意思是:早上太阳高照,荷叶刚展开新绿,傍晚秋风拂面,柳树已开始落叶。第四联“风流有佳句,不似带经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全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故乡、旧村、秋日平原路等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从弟归乡的不舍之情。 首句“故乡那可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家乡的美景已经远离了我们,只能寄托于梦中。 次句“令弟独能归”,表达了对弟弟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你能够顺利回到家乡,享受那份熟悉的安宁。 第三句“诸将矜旄节,何人重布衣”,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从弟的赞美之情。诸将虽然手持兵权,地位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