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辅
诗句释义: - 若得共此栖:如果能够一起栖息,意味着彼此间有着共同的愿望或目标。 - 松菊长携手:松树和菊花常被用来象征长寿和坚韧,携手则表示相伴、相互支持。 - 岸上数株松:岸上有几株松树。这里的“岸”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如湖边、河边等。 - 何须减五柳:何需减少五柳先生(陶渊明)的风采。这里用来形容不需要改变自己原有的品质或特点。 译文: - 若能与你共同栖息在这山中
诗句原文 山中白日暗,霏霏云雨动。 译文解释 在这山中的昏暗日子里,细雨纷纷扰扰地飘落。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 山中白日暗:指在山中因云雾缭绕而变得暗淡无光的景象。 - 霏霏云雨动:形容细雨绵绵,如同轻纱般飘舞。 - 赏析:《山中寄外其八》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中天气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郎君的深情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诗中运用了“白日”与“霏霏云雨”两个意象
注释: 1. 又为子夜歌:指《子夜四时歌》中的第四首,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歌曲。 2. 明朝将解缆:明天将要解开船的缆绳,准备出发。 3. 叮嘱不曾离:嘱咐我不要离开你。 4. 文无识顷刻:文章没有理解片刻,意指时间过得很快。 5. 不久便当归:不久就会回到你的身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爱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在即将启程之际,深情地嘱咐爱人不要离开自己,因为离别的时间总是短暂的
以下是《山中寄外 其六》的逐句释义及翻译: - 脚下绣宫鞋,殷勤为郎做: - 脚下绣宫鞋:形容鞋子非常漂亮,就像皇宫里的鞋子一样,绣着精美的图案。 - 殷勤为郎做:表示非常用心地为对方制作鞋子。这里的“郎”指的是诗中的男主角,表达了诗人对对方的深情厚意,愿意为他做出最好的礼物。 - 今日贪看山,凤头半已破: - 今日贪看山:形容因为喜爱山景而忘记了时间,一直站在那里欣赏。 - 凤头半已破
注释:我们不是同一个身体,经常相互思念。何况你出门远行,怎么能知道南边还是北边。 赏析:此诗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与君非一身”表明了作者和友人并非同一个人,而是有着共同的思念之情。第二句“同户恒相忆”则进一步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第三句“而况出门去”则是对友人即将离开的暗示。最后一句“宁知南复北”则是一种反问,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的担忧和不安。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山中寄外其九 妾在山中来,郎在溪头住。 郎若泛舟寻,莫误桃源路。 注释: - 在山中的我(妾)来自,住在溪头的郎君居住。 - 如果郎君泛舟寻找,切勿错走通往桃源的路途。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在山中的女子和一位住在溪头的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女子在山中独自生活,而男子则居住在溪头的小屋里。当男子泛舟寻找时,女子提醒他不要迷路,以免错过通往桃花源的道路
【注释】 娇儿:对女子的称呼。 渐:逐渐、逐步地。 聪慧:聪颖、聪明。 解人意:了解别人的意思,指通情达理。 促奴须早归:催促奴仆早点回家。 怕爷书又至:怕父亲书信又来。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妇女生活情趣的诗作。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写了一位聪明伶俐的少女在家庭生活中的情景。首句“娇儿渐聪慧”,点出少女的聪明可爱;第二句“出语解人意”,写她善于体贴人意;第三句“促奴须早归,恐爷书又至”
注释:山中寄信给了郎君三片玉,至今没有收到回信。深山里有很多古迹,但我不能和你一起去探索。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的诗歌。诗人通过“寄郎三片玉”表达了对郎君的思念之情;“至今无报音”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深山多古迹,不得共郎寻”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无奈。整首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而深沉
【注释】: “寄郎以山字”,即“寄郎以山”的谐音。意思是说:我寄给你一个字,希望它像山一样高耸入云;希望你能够理解它的意思。 “得无无解处”,即“得无不解”的谐音。意思是说:你能不能理解它的含义? “得郎一人来”,即“得郎一人才”的谐音。意思是说:如果你能理解它的意义,那么你就会成为一个才华横溢的人。 “便可成仙去”,即“便可成仙去”的谐音。意思是说:如果你能理解它的含义,那么你就能够成仙而去。
【注释】 跻:攀,登。 辞:推辞。 微:微微。 汗:汗珠。 红粉:女子搽脸的脂粉。 期:希望。 郎:指丈夫。 隐:隐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诗。首句“跻攀不辞远”,意思是登山不嫌路远。第二句“微汗湿红粉”的意思是说登山时出了汗。“微汗”二字,点明登山时间之长,也写出了登山的辛苦,而“湿红粉”则写出了山中气候之热和山路之难上。第三句“万一有桃源”,意思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