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辅
【注释】: 山中寄外 其十闻郎今日来,日斜何不至。应知篙橹迟,羡杀云中翅。 译文: 听朋友说你今天来到山中,太阳已近西斜为何还不来? 应该知道你乘坐的船桨划水慢了,真羡慕那自由自在的云朵翅膀。 赏析: 此诗以问答形式抒发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一种对友情的珍重和对友人的深情期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诗意
【注释】 利名:名利。 未央:无尽,没有尽止。 学耕耨:种田的本领。 蚕桑:养蚕缫丝。这里指女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隐居山中,远离尘嚣与名利,过着田园生活的闲适之情。首句说“利名”之可厌,次句说“山中乐未央”,表明自己对山中生活的喜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三句写男耕女织、自食其力的生活,四句写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充满了一种恬淡清雅的田园情趣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首句“兰梅逐候舒,种此欲何如” - 关键词解释: - 兰梅:指的是兰花和梅花,常用来代表高洁的品格或美好的愿望。 - 逐候舒:随着季节的变化逐渐开放,形容事物随时间推移而展现其特性或美态。 - 种此欲何如:询问种植这些花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了种植者对此事的思考和疑惑。 - 译文与赏析: 兰花和梅花随着季节的更替逐渐开放,我种植它们究竟为了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内容与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识记和积累。 “泊舟古岸傍,松柏日已煦”,这是写船靠岸后的情景。诗人来到山野间,看到松树和柏树长势茂盛,阳光照耀着它们。“日已煦”的意思是阳光已经暖和了。这两句诗描写了初春时节的山野景色。 “本非同心期,空似西陵路”,这两句意思是说,虽然我们并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注释】 开:展现。明镜:比喻湖面如镜子一般平静,清澈透明。峦:山峰。翠屏:青翠的屏障。双眉:形容山的形状像人的两道眉毛。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景。“开”,指湖水的碧蓝澄澈,“明镜”是说湖水如同明亮的镜子一样,清澈见底,波光粼粼。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眼中的山水之美。后两句抒情。“不忍画”,说明诗人不忍心用笔墨去描绘眼前的美景;“羞对远山青”,说明诗人不愿意面对那远处的青山,因为那青山仿佛是在害羞
注释: 1. 一到空山下:一到达了空旷的山脚下。 2. 回看远俗尘:回头看去,看到远处尘土飞扬。 3. 松枝堪作麈:松树的枝条可以做拂尘。 4. 无计赠情人:没有办法送给心爱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空山下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松枝堪作麈”这一诗句,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诗人认为
【注释】 寄怀 其二:怀念。 其二:次二,第三首诗的第二联。 何处最难禁:哪里最难克制自己。 直至今:一直持续到现在。 双鱼浮水面:鱼儿游动时,两鳍似双鱼形,故称鱼;又因鱼游水底时,常在水面上跃出。 对鸟下庭心:鸟儿栖息在庭院里,与“双鱼”相映衬。 【赏析】 《寄怀》其一云:“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此诗即从这两句生发而来。前句写情思之深长,后句写相思之遥远,二者一往无前,一纵一收
【注释】 1. 恨:恨别。 2. 背人解素袜:指为郎君缝补旧鞋,表示对郎君的思念和爱恋之意。 3. 裂断寄郎边:将新做的袜子裂成两半,送给远方的郎君,以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 4. 玉骨:指代女子的贞洁之美。 5. 步金莲:指代女子的美丽之足。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女子对情人深切思念之情的诗。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深情厚意。 首句“恨”,表达了女子对离别的痛苦与无奈。她深知自己不能随郎君远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远别当霜雪,留郎且过冬”,这是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组合:冬天是离愁别绪最为浓烈的季节,也是诗人抒发内心情感的最佳时期。这里,“当霜雪”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孤独,而“留郎且过冬”则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之际的依依惜别之情。 “只愁春色里,离恨更重重。”这里的“春色”指的是春天的美好景色,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注释】 偶:指偶然。情弱抽思长:意谓内心情感脆弱,思绪绵长。腕娇运笔拙:意谓手腕娇嫩,运笔时感到困难。口诵恐易忘:意谓口里诵读,恐怕容易忘记。笺书还自裂:意谓写在纸上的书信还会自己撕裂开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作者思念妻子之情的小诗。首句“情弱抽思长”是说作者内心情感脆弱,思绪绵长,这一句写出了诗人思念妻子的绵绵不绝。第二句“腕娇运笔拙”,写由于感情细腻而手腕娇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