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辅
【注释】 答:回复,问候。外:妻子。竹佳连露倚:形容竹子长得很高,可以靠在它的露水上坐着。云好下阶看:形容云雾飘荡,仿佛可以看见它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闺情诗。首句问安,次句回答。三、四两句描写室内室外的景色。 “君信问平安”,是说丈夫是否真的问起我的平安,这里以问话的语气写出妻子对丈夫的关切。 “闺中差可欢”,是说我在闺房中也过得还可以。差,略,稍微的意思。欢,快乐的意思
【注释】: 昨夜:昨晚。 驰:传。 有臭必然香:比喻品德恶劣的人,其言行举止虽令人厌恶,但总能得到一些人的吹捧和追捧。臭,气味。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借对臭虫的描写,寓意做人的道理。诗人以“闻臭而喜”的臭虫为喻,说明一个人品德的好坏,并不取决于他的行为举止如何,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受到人们的欢迎。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题旨,“佳梦”二字既表明梦境美好,又暗含梦中之人与自己关系密切
注释: 夏闺:夏季的内室。 日斜未理妆,昼长人易倦:太阳偏西了还没有梳妆打扮,因为日子长(白天)而容易感到疲倦。 回扑砚上蝇,墨花溅团扇:用手拍打砚台上的苍蝇,墨汁溅到了团扇上(团扇即扇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夏夕》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夏夕 暑气熏蒸尽,清阴散复收。 月明移影过,风冷落花愁。 竹闭庭前水,荷遮池面秋。 此时伤望绝,何处梦悠悠? 注释: 夏夕:夏天的晚上。
【注释】 1. 冬晓:冬日的早晨。 2. 闺中事可夸:指闺中的事情值得夸耀。 3. 曙窗:拂晓之时的窗户。 4. 镜月:映照在镜子里的月亮。 5. 寒髻:指梳成高耸发髻的女子。 6. 集钗花:将簪子上插有花朵的部分集中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冬日早晨景象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首句“积雨带晴雾”,描绘了冬日清晨天空中的景色
注释:寄给在外的人一双鞋,表达对远人的思念之情。这鞋子是绿色的锦缎制成,十分华美。我穿上它是为了承受你的素净的脚,愿你能早日踏上青云之路,飞黄腾达。 赏析:这首诗通过寄一双绿锦宫鞋给在外的人,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人用“殷勤”一词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深情厚意。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亲情、友情的珍视和尊重,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释义】: 回答别人(指友人)的问候。 金饰的徽饰自己珍藏,玉匣里不曾打开。 梅花难以独自欣赏,袖手旁待您到来。 【注释】: 答 ——回答、答复。 外 ——对人谦称。 秘 ——收藏、珍藏。 难 ——难以。 弄 ——欣赏、欣赏。 袖手 ——袖着双手不做事。 待 ——等候。 郎 ——你、你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全诗四句,每句五个字。 “金徽只自秘”中的“金徽”
【注释】 1. 莲子:荷花的种子,又称莲实。 2. 自觉丑甚:自己认为太丑了,这里用反语。 3. 戏题:即开玩笑地写诗。 4. 解发君一笑耳:让你笑一笑而已。解,通“懈”,解除、消除。 5. 钟字:这里指钟声,借指时间。 6. 要君知妾心:希望你知道我的心情。 7. 非白雪:不是《诗经·周南·关雎》中的“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注释: 春日 其二 春装初裁制华丽的绸缎,寒冬所穿的粗毛线绒衣开始脱下。 花儿盛开正慵懒地栖息在花间,树林中半阴半阳的暖风轻轻摇动。 译文: 春装初裁制华丽的绸缎,寒冬所穿的粗毛线绒衣开始脱下。 花儿盛开正慵懒地栖息在花间,树林中半阴半阳的暖风轻轻摇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诗中的“春服初裁绮,寒衣始卸绒”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色
注释: 暖气逼房楹,开帘多鸟声。竹春思笋嫩,地日识泥晴。 竹,竹笋。春,初春。 译文: 春天的温暖使得房屋里的门窗都暖洋洋的,打开窗户就能听到鸟儿们欢快的叫声。竹子在春天里生长着嫩嫩的竹笋,而大地在春天里也显得特别晴朗和温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温暖、鸟儿的叫声以及竹笋和大地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诗人通过对春天的细致观察和描绘
睡起 下帏恣午睡, 怪杀鸟相呼。 起来慵刺绣, 窗下理菖蒲。 注释: 下帏:放下帷帐。 恣:放纵,任凭。 午睡:中午小憩。 怪杀:真怪。 怪杀鸟相呼:鸟儿们因午睡而鸣叫不休,仿佛在相互呼唤一般。 起来:起床。 懒:不勤快,不想动。 刺绣:缝纫,刺绣。 理:整理,这里指梳理。 菖蒲:一种植物,也作“昌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