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斜未理妆,昼长人易倦。
回扑砚上蝇,墨花溅团扇。

注释:

夏闺:夏季的内室。

日斜未理妆,昼长人易倦:太阳偏西了还没有梳妆打扮,因为日子长(白天)而容易感到疲倦。

回扑砚上蝇,墨花溅团扇:用手拍打砚台上的苍蝇,墨汁溅到了团扇上(团扇即扇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夏夕》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夏夕

暑气熏蒸尽,清阴散复收。

月明移影过,风冷落花愁。

竹闭庭前水,荷遮池面秋。

此时伤望绝,何处梦悠悠?

注释:

夏夕:夏天的晚上。

暑气熏蒸尽,清阴散复收:炎热的暑气已经消散,清凉的阴影重新聚集。

月明移影过,风冷落花愁:明亮的月光移动了影子,寒冷的风使落花感到忧愁。

竹闭庭前水,荷遮池面秋:竹子关闭庭院前的池塘,荷叶遮挡了池塘的表面。

此时伤望绝,何处梦悠悠?:在这个时候感到悲伤和绝望,哪里还能梦见远方的亲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象,通过描绘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暑气熏蒸尽,清阴散复收”描写了天气的变化,从炎热到凉爽,再到再次变热的过程。这种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绪变化,也预示着夜晚即将到来。第二句“月明移影过,风冷落花愁”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情景。明月照亮了影子,但同时也带来了寒意,使得落叶感到忧伤。这里的“风冷”和“落花愁”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孤独感。第三句“竹闭庭前水,荷遮池面秋”则描绘了夜晚的景色。竹子关闭了池塘的入口,荷叶挡住了池塘的表面,这些都给人一种安静、孤独的感觉。最后一句“此时伤望绝,何处梦悠悠?”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绝望和无助。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夜晚,也不知道如何摆脱自己的孤独感。整首诗通过描绘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