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下莓苔烂熳,墙边竹色萧疏。
彩凤绣来有恨,疏鸿读外无书。
【注释】
阶下:台阶下的。莓苔:长着青苔的石头。烂熳:茂盛的样子。萧疏:稀疏,冷落。彩凤:用彩色绣制的凤凰。绣来有恨:绣凰绣出后,有人怨恨它。疏鸿:离群孤雁或失群孤鸿。
【赏析】
这首诗是写景抒怀。诗人通过描写阶下、墙边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前两句写景,第三句转折,第四句点题,层次分明。
首句“阶下莓苔烂熳”,是写眼前所见之实景。诗人登上台阶向下看,只见阶下长满了青苔。这青苔,不是一般的青苔,而是长满了台阶的青苔。诗人以一“烂”字来形容,既写出了青苔的颜色,又表现出其繁茂程度。“烂熳”,形容青苔长得旺盛,密布如毯,给人以苍茫、压抑之感。
次句“墙边竹色萧疏”,则是写近处所见之景。诗人从台阶向下走,来到墙边。这里,也是青翠欲滴的青苔,但与上句相比,则显得有些萧疏。诗人以一“萧”字来形容,既写出了青苔的颜色,又表现了其稀疏的程度。“萧疏”,形容竹丛稀疏,给人一种空旷萧条的感觉。
诗人在这两句中,通过描绘景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愤懑之情。这种情绪,正是由眼前的景物所触发的。
“彩凤绣来有恨,疏鸿读外无书。”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写景,实际上是在抒情。“彩凤绣来有恨”,“彩凤”即彩绣凤凰,是古代贵族妇女所喜爱的装饰物。“恨”,是怨恨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彩凤绣制出来之后,有人怨恨它。诗人在这里借彩凤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和怨气,这是一层意思。
“疏鸿读外无书”,这里的“鸿”指大雁。古人常以鸿雁比喻书信。“读外无书”,意思是说这只被放飞的大雁,在外面飞翔时,并没有收到任何信件。诗人以大雁作比,说自己虽然远离家乡,但仍心系故乡,渴望听到家乡的消息。这是第二层意思。
整首诗以咏物起兴,托物寄慨,将诗人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对阶下、墙边的景物的描绘,将自己心中的愤懑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